阅读历史 |

第169章 誓不罢休(1 / 3)

加入书签

inf

造反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麻烦的事情。

天时、地利、人和,军事、内政、外交,大势、小局……

宣诸于口不过洋洋洒洒三五句,放羊老汉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可若是落于纸面,最优秀的战略学家精雕细琢百万鸿篇巨著,亦只恐词不达意。

杨戈虽然没有造过反,但他能想象到里边的水到底有多深。

但他在东瀛斩蛇……却全然没有这些忧虑。

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在东瀛做个土皇帝。

他只想做个灭国者。

所以战火肆虐后的东瀛倭奴们怎么活,往后东瀛的发展方向又该走向何方……关他屁事!

他只管带着仆从军,一路平推,砍翻一个又一個名不副实的村长里正,轰开一座又一名不副实的名城,然后关上门放狗,等到仆从军们完事了再带着满城的财货,继续上路向前平推……简单得可以无限套娃,纯粹得简直无忧无虑。

至于他走后,身后是焚城烈焰还是尸山血海……

虽然人也不是他下令杀的、城也不是他下令烧的,但假如真要将一切罪孽都推到他杨戈头上的话。

他杨戈认账!

他既然敢做,就没带怕的。

只是东瀛的高天原,能不能跨界到大魏的地府去告他杨戈的状,这是个问题。

大魏的地府,能不能管到他这个来自共和国的灵魂,更是个大问题!

嗯,反正就是滚刀肉、铜豌豆,爱咋咋地!

某种意义上,他这种纯粹而坚定的心态,像极了他在大魏的处境无牵无挂则没有软肋、无欲无求则没有把柄。

一切力量归于他自身,他想对任何人动手都能干净利落的直接找上对方本人,任何人想要对他动手都只能无可奈何的从他自身下手。

这世间上唯一能令他的刀变慢的,唯有老掌柜一人。

除此之外,连他自己的命,都不能让他的刀变慢……

而他越是凭借自己一人之力,斩将、夺旗、破军,就越令他坚信一切伟力本应归于自身。

反过来,他越是坚信一切伟力归于自身,他的刀就越快,摧城、灭国、沉陆已指日可待。

他“我即我一人之神”的修行,修到这一步,也算是顺利落地、完美闭环。

再也不是空中阁楼。

当然,杨戈在东瀛的行动,也不是半分外界的阻碍都没有。

比方说眼下,时至十一月中旬,东瀛近畿之地连日大雪,积雪阻塞了本就崎岖狭窄的道路,大队人马行军尤为艰难。

所幸……

平安京,已近在眼前!

……

十一月十五日,杨戈率仆从军夜宿近畿之地但马国(今兵库县北部),再向东南方前进六十余里,就是平安京。

一个半月前,杨戈与杨天胜、李锦成、项无敌三人分道扬镳后,他与周辅率六千五仆从军渡海登陆东瀛本州,打穿雄踞东瀛本州的毛利氏与尼子两大守护大名,拔城二十余,麾下仆从军从登陆本州时的六千五百余人,暴增为八万四千余!

有道是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他们一路纵兵东进,遇寨拔寨、遇城摧城,所过之处皆若蝗虫过境,本州所有人口过千的倭奴聚居地,皆已在仆从军的屠刀之下化作焦土,本州青壮男丁,除去已经丧命于仆从军屠刀之下的短命鬼,剩余的青壮男丁,八成都被仆从军裹挟于他麾下……

未来的东瀛本州,九成九都是外地人。

夜幕降临。

帐外雪花飘荡、寒风呼啸。

帐内静谧安闲、温暖如春,

杨戈守在一尊精美的唐代鎏金兽纹炭炉前,手捧着一本唐代大家亲手批注过的孤本古籍,借一盏孤灯静静的翻阅着。

冷月宝刀也如他一般安静的陈列在帐篷正上方的武器架上,正如同人呼吸一样静静的吞吐着丝丝缕缕殷红的煞气。

“呼呼……”

帐帘掀起,周辅站在帐外抖落一身雪花后弯腰入内,揖手道“二爷,足利幕府大将军足利义辉,遣使者携礼前来,在营门外求见。”

杨戈轻轻翻动书页,头也不抬的轻轻的缓声回道“礼物收下,人头送回去。”

“啊?”

周辅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他说的礼物收下,使者全杀了。

他张了张嘴,又闭上,最终再次揖手道“是,二爷。”

他转身掀起帐帘就要离去。

“老周。”

周辅转过身,就见一个水壶迎面飞来。

他慌忙双手接住水壶,定睛看向杨戈。

杨戈悠然的继续翻动书页,轻声说道“放轻松些,不要想太多。”

周辅下意识的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 海贼:海军史上最大败类 清平长乐 六绳护主 我以女儿身砍翻江湖 仙侠:仙人抚我顶,我授仙人长生 癌症晚期离婚,岳母半夜敲门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我的舅舅是因扎吉 军婚七零:锦鲤附体,拐个军官去领证 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