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关于本书仙王境界设定,还有柳神实力的问题(1 / 2)

加入书签

先说明一下,本书对仙王境界的划分是怎样的。

瑕疵仙王(十凶和瑕疵差不多,毕竟十凶的瑕疵就是元神在准仙王的基础上淬炼了好几次,距离仙王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它们有各自的天赋秘术,发狂起来不弱于仙王)

普通仙王

绝顶仙王

巨头(0——100%)

无上巨头(0——100%)(100%无上巨头=绝巅仙王)

帝光仙王(尝试突破准仙帝失败的人,身上缭绕准仙帝光,根据准仙帝光的浓郁程度来定强弱。

这里有一些说法,就是,尝试突破准仙帝失败的人,他们的境界不一定是100%的无上巨头。

按照完美世界里的设定,其实绝顶仙王就到顶了,但是,绝顶仙王和准仙帝之间差距太大,巨头、无上巨头是仙王中的无上天才为了接近准仙帝,搭建的一层层天梯。

所以,很多人没到真正的顶峰就开始尝试破王成帝了,比如说原著的赤王,镇压了一个巨头就想着吞噬对方本源来破王成帝。

在我这本书里,赤王的实力差不多在70%巨头左右,蒲魔王80%巨头。文中经常出现的形容词“最强巨头”一般形容90%巨头,也就是昆谛、齐虞之类的。

本书设定中,那些走破王成帝的人,道行至少要到达90%无上巨头,失败之后才会诞生准仙帝光,

这些百分比是为了更好区分境界的节点,没其他意思,等于是道行的进度条,通俗易懂,原著里各种极尽的形容词,把巨头之类的混搭在一起,说实话,有点乱,所以我弄了个进度条一样的东西,便于区分。)

说完境界的设定,再来探讨实力的问题。

以石昊的成长线为例,毕竟原著主角是石昊,我们要通过他的表现力来定战力。

1944章,石昊开辟第六秘境,在短时间内,清算禁区,清算三大仙王,镇压赤王,在异域诸王围攻下,镇杀一个不朽之王,从包围圈中杀出,复活天下第二,仙金道人,1963章,因为石昊快速磨灭仙王本源,天下第二叹道:“你果然走到了这一步,可以跟界海中的无上巨头比肩了。”所以,我们把石昊开辟第六秘境后的境界定位无上巨头,具体进度则是初期(0——10%)。

1963章,在界海里走了大半年,遇见鹤无双,镇压,然后又了几年就回归了,在堤坝上和昆谛打。这个时候,距离石昊开辟第六秘境不到十年,实力是没多大变化的,所以,境界还是(0——10%)无上巨头。

昆谛,我对他的定位是90%——95%左右的巨头。

他和石昊差的不是很多,所以能血拼上千回合,这个时候的石昊,在起源古器打开的情况之下,又被异域诸王围攻(有一個昆谛带队),硬生生杀出了异域。

1968章,原著原话:“六十万年过去,情况严重,最糟糕的这一次,仙域于一役中就战死了六位仙王,多片宇宙被打的残破。

黑暗大动乱,一次比一次恐怖了。

唯一庆幸的是,荒崛起了,修为越发的强大,情况最严重的一次,他杀到癫狂,浑身是血,灭掉对方那来自界海中的两尊巨头,并且横推了过去,闯入界海,大开杀戒。”

这一章有“修为越发的强大”,说明石昊的道行在进步,从(0——10%无上巨头)有所进步,就算他(10%——20%无上巨头),虽然是主角,但是就靠和敌人厮杀,不可能有太大的进步。

这之后,石昊找到了黑暗柳神,又去了仙域无人区,和九头怪打了一场,原文描述是:“这无疑是一名巨头,竟比之昆谛还要强。”(1977章原著原文“九头怪物出现了,他是绝顶巨头,坐在白虎身上,目光冷幽幽,带着黑暗的气息,盯着宇宙深处的荒”)综合一下这个“绝顶巨头”,我把九头怪的境界定在100%巨头,算是巨头领域的天花板。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巨头和无上巨头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要不然昆谛、九头怪也不可能跟石昊打那么久了。

1973章,(10%——20%无上巨头)的石昊花十万年冲关,原著原文是:“十万年来,他百般尝试,不断的冲关,曾有不下于十次,都险些死掉。”

“这条路不行啊”石昊叹息,近十万年来,他以力破之,将自身的道行推向绝巅,将肉身炼的比仙王兵器还要坚韧。

“石昊一圈走下来,耗时数千年,因为有时候,跟一位仙王论道,两者都有所获,当场悟道,很可能就是数年,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这几段,都和石昊的进步有关,各位也知道,石昊这种冲死关,作用一般都挺大,比如说红尘成仙的时候,就是不停地冲死关,算他有较大的进步,到达(40%——50%无上巨头),因为积淀不够,没有接近绝巅仙王,所以,他失败了很多次,都没有诞生准仙帝光。

1976章,原著原文:“在被骨冠压迫时,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