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八章 五国会议(2 / 2)

加入书签

要知道当时的法国朝野上下,对于英奥联手打击埃及的举动十分不满,纷纷要求宣战以保护法国在近东的权利。

之前梯也尔还为法国的东方舰队增加了五艘战列舰,并且新招募了一万名水手。

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与列强开战,甚至比起那些波拿巴主义者的言词更加激烈。

法国军方甚至为此专门制定了进攻计划,在海上切断直布罗陀海峡,防止英国海军进入,再用东方舰队的强大兵力消灭地中海内的英、奥海军,迫使奥斯曼帝国投降。

在陆地上同时进攻莱茵地区和北意大利,向普鲁士和奥地利宣战,尤其是在英国先遣舰队遭到埃及海军重创之后,法国人变得无比狂热,征兵站里更是挤满了人。

作为回应,普鲁士和奥地利纷纷向法国边境增兵,表面上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但实际上,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并不想要战争,所以主张开战的梯也尔下台,取而代之的是老迈的苏尔特元帅,负责这次谈判的更是亲英派的基佐。

基佐始终认为法国想要强大,就必须与英国保持友好和平的关系,为此他甚至出卖了埃及海军的情报,以换取英国的信任。

法国政府实际上不作为的态度,也让法国人逐渐冷静了下来,很多人开始意识到发动战场并没有胜算,也不是唯一的选择。

同时坎宁也与帕麦斯顿不同,他恨奥地利,但不恨法国,在离开奥地利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去了法国并向路易·菲利普保证会顾全法兰西的面子。

看上去简单的制裁协议,实际上包藏祸心,英国已经给与会各国定好了绞刑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