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炸】!(1 / 4)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在僧人那句【阿弥陀佛】出来以后,整个演播厅的舞台都安静了几秒。

所有人抬头看着台上那位在舞台灯光中的僧人,情绪有些复杂。

整场舞台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名为‘遗憾’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经过所有铺垫和累积后,终于在最后一句话中轰然炸开。

像上次《父亲》一样,穆守东看到镜头里的观众席,又有很多观众出现了那种较为夸张的表现。

他一边叫手下的人把这些画面抓拍清楚,一边有些忍不住感慨:

td,捡到宝了!

第一期都还没播出呢,这个徐哲安在第二期开头又制造了一个神级舞台!

先不说大胆的《西游记》改编,就单单是舞台里的这种共情手法,已经赢了太多了。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穆守东当然也被这个舞台感染了,有些感动。

但他更意外的,是徐哲安对舞台的把控能力。

整场表演,徐哲安都在精准地拉扯着观众们的情绪!

这笔人性,让这个角色更加饱满和立体了!

简直神来之笔!

穆守东都有些期待了,等这第二期播出,会引起多大的讨论和热度?

这位大佬级的综艺大导,甚至都忍不住兴奋地搓了搓手。

两个部分的编曲、唱法、切入点都不同,在黄达听来根本就是两首歌。

而徐哲安重塑的唐僧形象,在尊重原著结局的前提下,多了一笔人性。

徐哲安听到黄达的问题,张了张嘴。

后面的舞台,他还能保持这种质量吗?

再加上刚才他那装逼的笑而不语。

穆守东看着转身准备走的徐哲安,眼神中充满了光。

那我可就不客气地装了哦!

徐哲安拿起话筒,认真严肃地点了点头:“是的,这其实是两首歌。”

不过,一个人会为了一个主题,特地去写两首歌吗?

他可以很清楚地感知到,徐哲安这一场应该是两首歌。

而在穆守东期待的时候,乐评人席位也有些不安分。

徐哲安也站住了,看向了按铃的地方。

之前的表演,大家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一场黄达实在有个很大的疑惑。

黄达解惑了,点了点头。

然后,以最具有改编性的《女儿国》故事作为主题,对唐僧进行了一个颠覆性的塑造!

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个塑造的点恰好是观众们乐意看到的!

后台的工作人员收到信号,连忙将镜头对准了黄达。

一场的真挚亲情的《父亲》;一首遗憾爱情的《女儿情》,两场舞台加持之下,徐哲安的舞台感染力,已经开始慢慢扩散了。

随后跟着唐诗颖、僧人,一起走下了舞台。

在《音乐的密友》里,乐评人的身份更像是那种观察室的观察员,本来是只负责点评,不会与选手产生互动的。

后面的男女对唱,虽然不够经典,但是流行味非常浓。

现场的五百位观众里,肯定是有上一期也看了表演的嘉宾。

黄达看着要转身离开的徐哲安,忍不住了,按了一下‘铃’。

黄达可是资深的乐评人,都不知道听过多少歌了,对音乐的敏感度实在强得不成样子。

这个‘铃’的作用就是单纯用来解答的,乐评人有任何评论,对着镜头说就行了,按铃的话只能问问题。

于是坐下之前,他又拿起话筒加了一句:“还有个问题,后面那首应该不是你之前写好的吧。是为了今天的舞台,临时创作的吗?”

好家伙,想装逼你就给我送枕头了?

一个毫无瑕疵的完美角色,是没有人喜欢的。

而在几人转身下舞台的时候,全场的掌声终于开始轰鸣。

“徐哲安,你这次的舞台.是不是有两首歌?”

没有代入感、太悬浮,这都是完美角色的致命点。

徐哲安笑了笑,没有回应。

从《西游记》作为切入点就很巧妙,因为这個故事耳熟能详,可以让大家最快的代入。

他看着舞台上,此刻灯光已经亮了起来,徐哲安和唐诗颖,包括那位僧人都已经准备下台了。

因为前面的那段音乐处理得非常老派,黄达隐隐觉得有那种传统经典的味道了,相应的,那首歌的流行味不浓。

但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按‘铃’,对刚才的表演提出疑问来寻求解答。

拭目以待。

他看着黄达,继续道:“前面那首《女儿情》是最先出来的,是我很久以前写的歌。但那只是女儿国国王的视角。我觉得得来个唐僧视角,就又加了后面那一段男女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