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十六章 以诗为戏(2 / 5)

加入书签

待过了院门顿时乐颠颠疯跑而去,李惟俭便道“兰哥儿是个好的,大姐姐也莫要管束的太严了。”

李纨蹙眉道“不管束的严厉些,只怕——”

只怕什么?只怕就成了另一个宝玉、贾琏、贾兰。李纨忧心道“这几日兰儿又与那贾环厮混在一处,很是被哄去了不少铜钱。那铜钱也就罢了,染上赌字,来日可如何是好?”

李惟俭叹息一声,不知该如何劝说。荣国府这般风气,错非大姐姐一直看顾着,只怕外甥贾兰这会子也长歪了。

说过育儿经,李纨转而道“母亲下月便要来京师,”此事姐弟二人业已说过,李惟俭纳罕李纨为何旧事重提。就见李纨面带揶揄之色“俭哥儿,我思来想去,母亲此来……怕是因着你的婚事啊。”

李惟俭眨眨眼,暗忖自己个儿果然当局者迷了,大伯母兴师动众来京师,除去看望女儿、外孙,还能因着两個堂妹的姻缘不成?算来算去,可不就是奔着自己婚事来的?

李惟俭顿时就急了,忙道“不是,我那事儿……她这会子年岁还小,又要等赐婚旨意,大伯母这是急的什么?”

李纨便道“俭哥儿眼看十六了,如今炙手可热,又深居简出,寻常人不好凑过来,可不就要走我父母的门路?”

李惟俭暗忖,是了,恩师严希尧、忠勇王乃至已故林盐司都是帝党一脉,而大伯李守中算是太上一系,地地道道的旧党。

加之李惟俭又不曾与大伯李守中、大伯母梁氏说过与黛玉的婚事,外人稍加鼓动,可不就急吼吼来给自己定下婚事了吗?

想明此节,李惟俭顿时哭笑不得,眼巴巴看向李纨,方才喊了声‘大姐姐’,李纨就截断道“我自是不会坐视不理,只是还不知母亲与人如何说的,若果然下了定……左右俭哥儿是并嫡,我看不如一并娶了吧。”

李惟俭只是摇头不语。心下暗忖,若是个良善的也就罢了,若是宝姐姐那般的宅斗小能手,两房只怕人脑子能打出狗脑子来。罢了,待大伯母来了,不如实话实说吧。

大姐姐李纨略略盘桓,又扯了傅秋芳说了会子话,眼看天色渐晚方才自角门回了大观园。

待过了申时,婆子自老宅回返,提了一篮子各色花朵。李惟俭干脆交给香菱,命其送去荣国府。

却说香菱提了花篮方才出了正房,转眼傅秋芳就追了上来。

傅秋芳嘱咐道“就说是花房搬迁,各色花朵平白搁置可惜了,干脆送过去,让众姑娘都选一些。”

香菱就笑道“姨娘说的是,我也是这般想的,总不能将那事儿露了底。”

傅秋芳瞧了香菱几眼,揶揄道“瞧着你也是个伶俐的,怎地素日里万事不管?回头儿我与老爷说了,总要你也担些差事才好。”

香菱顿时告饶道“姨娘快饶了我吧,你也知我性子,与姊妹们耍顽、说话儿,再不就读读书,哪儿不是了?真叫我管事儿,我又哪里拉得下脸来?”

傅秋芳便笑道“就你偷懒,快去吧。”

香菱暗舒了口气,紧忙提了篮子进了会芳园。她心思通明,傅秋芳与红玉有志在此,若再有旁人插手,只怕会惹得二人厌嫌。还是这般好,万事不管,又得四爷宠爱,总不会短了自己那一份儿。

转眼到得东角门,与那秦嫂子言语一声儿,香菱便进得大观园里,一路寻到了凤姐儿院儿。

这会子方才用过晚饭,因大老爷又中风,贾政、王夫人、邢夫人并王熙凤、贾琏等正在老太太跟前议事,家中倒是留了平儿看顾。

丰儿引着香菱入内,平儿正做着针线,抬眼瞥见香菱,忙道“你怎么来了?”

香菱便道“今儿搬迁,老宅里的花房只怕要闲置了。姨娘可惜那些花儿都浪费了,干脆命人摘了,叫我也送一篮来与姑娘们妆点。”

平儿喜道“可是巧了,明儿林姑娘、三姑娘要去王府,正不知寻什么花儿妆点呢,傅姨娘就送了来,真真儿是及时雨。”

香菱咯咯笑道“平儿姐姐说的,我回头儿一定告诉姨娘。”顿了顿“物件儿送到,我这就回了。”

平儿赶忙将香菱送出来,又让小丫鬟丰儿相送,转头提了篮子先去了荣庆堂后楼。

贾母、老爷等议事儿,小辈的自不好参与,因是这会子黛玉正在楼中,看着紫鹃、雪雁为其挑选明儿的衣裳。

婆子将平儿引到楼上,黛玉赶忙起身相迎,笑道“什么风把平儿姑娘吹来了?”

平儿俏皮道“香风。”说着一提花篮,道“东府傅姨娘拆了老宅花房,折了一篮花卉送来,说给姑娘们妆点用。我想着明儿林姑娘刚好赴会,就先让林姑娘来挑。”

黛玉顿时感念道“亏得平儿姐姐想着我。”

平儿却道“我不过借花献佛,林姑娘要谢也该谢送花之人。”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黛玉本就早慧,思忖着这花儿早不送、晚不送,偏赶上这个节骨眼来送,说不得定是俭四哥得了信儿,怕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