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一章:十胜十败(2 / 3)

加入书签

人才,听说他麾下的庶子们就聚集了两万之众,这些庶子被他统一训练,统一管理,已经有了精兵气象。”

“听说他已经顺利突破,血脉堪比二代卿相。”

“听说……”

“城外刚刚往城内射了劝降书,上面劝我们投降,你们怎么看?”

“肯定不降!”

“对啊,马上公子阳生就要来了,到那时他们也只能退兵了。”

“反正只要我们五人团结一心,就能发挥出上古大椿的些许威力,进攻虽然不足,但自保却绰绰有余!”

和椿木郡的情况类似,阳郡也是一个大夫们联手执政的地方,不过,阳郡不如椿木郡这么团结,郡城早已被攻破,里面的财富也都被榨的一干二净。

就在椿木五大夫讨论局势的时候,公子阳生也在和心腹们讨论着接下来的打算。

“大家都议一议,接下来的这一战到底该怎么打?”坐在上首,公子阳生直接问道。

看着底下的这群将军们,公子阳生还是很满意的,大多数都是他的心腹,极少数属于后台太硬而且本人也很会做人才留在了这里。

那些仗着有后台就敢不听话的,已经战死在了和盐城大军交战的过程中,成了英烈。

四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公子阳生彻底掌握眼前这支军队。

“我们如今兵强马壮,从国都附近征召的国人及扈从就有三万之数,公子成为大司马都督五郡诸军事之后,又有大小贵族主动来投,这些加在一起也有万余人马。”

“此外,公子征召良家子成军,如今已有两万余人马。”

“最后,还有那些来投奔的三郡失地贵族,他们凑一凑,也有万余人马,再加上东郡和固阳郡本地征召的一万大军,如今的我军可谓是兵强马壮。”

七万大军!

几乎是没费多少力气,就有了这七万大军,七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可是国君却只提供了三万大军的粮草,剩下的四万大军,如今全都靠公子阳生自己养着,为了养活这支军队,公子阳生也只能主动和盐城走私,并成为了实际上的最大走私头子。

可是,走私也是有尽头的。

固阳郡和东郡的野人,已经差不多被他给卖光了,没有什么可以卖的了。

一个野人即使是老弱,盐城也肯出一万钱。如果是青壮或女子,盐城肯出三万钱。固阳郡公子阳生搜刮了五十多万野人,东郡只搜刮了十几万野人。

倒不是说这两郡之地连百万野人都凑不出来,而是因为很多本地贵族也都加入了走私范畴,剩下的野人被他们给卖了。这年头走私人口,也是需要比拼速度的,稍微慢一点,野人就被其他贵族抢走卖了,实在是太卷了。

虽然卖野人挣了很多钱,但是这些钱大都没有离开盐城,而是直接被盐城用各种物资进行交易。

比如玄甲,每一套玄甲都重达数百斤,但只要提前使用特殊法门祭炼,穿在身上就只有几斤重,而且玄甲本身又非常轻便。

穿着玄甲的国人,就跟什么都没穿一样,可身上却仿佛有一层一尺厚的精钢铠甲,这样的国人在战场上那就是刀枪不入的铁罐头,而且还移动速度极快。这样的宝甲,即使在战争之前,也是百万钱起步,根本不愁卖!

那个时候,不知道多少国人做梦都想买上一套玄甲当做传家宝用。

如今,盐城虽然开始大规模倾销,但这个大规模是相对于从前一年出货几十套百来套,即使一年售卖几千套,也依然有的是人愿意买。遇到了公子阳生这个冤大头,三百万一套,爱买买不买拉倒!

公子阳生对于玄甲那是喜爱的不得了,一口气就买了两千套用来武装自家刚刚训练出来的道兵。一下子,钱财就去了一半。

可是盐城的好东西,难道就只有玄甲吗?

当然不是!

最终,公子阳生辛辛苦苦走私的九成利益,都花费在了盐城的各种产品之中。

这就叫盐城挣钱盐城花,一分钱别想带回家!

“虽然我军有七万大军,而且大都已经经过了训练,确实可堪一战,但是盐城也不可小觑。”另外一位武将谨慎的道。

“盐城在去岁反叛之前,就有一万郡兵,后来很快扩充到了三万。如今,光是郡兵就有五万之数,至于道兵听闻也不止一只。”

“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盐城的羽士,七万大军虽然雄壮,可是在羽士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寻常大军,再怎么雄壮,也终究只是肉体凡胎。对付国人尚可,几十名精锐甲士就能轻易虐杀任何一个国人。

对付士人,要看地形,如果地形合适,百名精锐甲士也可轻易围杀。

可到了大夫的地步,就已经可以正面以一己之力杀穿百名精锐甲士。

这样的能力,意味着一位大夫在地形合适的情况下,一个人就能牵制千人军队,或者杀的千人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