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五章: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不要急!(2 / 3)

加入书签

是这些封君的地盘本质上是诸侯和诸侯之间的缓冲,所以,那里百姓的命运,只能说非常苦!”

“每逢战争爆发,都爆发在封君的地盘上,封君地盘上的国人也好,士人也罢,根本不被双方承认,大军到来之后,那是无恶不作。至于底层的庶民和野人,更是直接不被当人看。”

“绝大多数的封君,日子都过的非常凄惨。还有少数封君,是从小国诸侯降格而来。”

“这些小国诸侯,国力一天比一天差,也没有出现过中兴的君主,一代代之后,领土慢慢的减少,最终封地少到了一定程度,也就成了封君。”

“还有呢,还有一些小诸侯国,直接被大诸侯国给灭了,但是大诸侯国也不想让小诸侯国拿着祖辈传下来的底蕴和自己拼命,那样划不来。所以就在攻破小诸侯国都城灭国之后,打着存亡续绝的名号,给小诸侯国几个郡,降格成封君继续传承下去。”

“听大家这么说,盐城似乎成为封君,没啥问题啊!”

“封君的话,确实没问题了。”

“你们说,这个封君该是什么名字呢?”

“虽然如今是东宁岛,但当初的根基还是盐城,不如就叫盐君吧。”

“盐君不好,听起来怪怪的,而且盐君过度强调盐城,咱们如今主体都在东宁岛上,盐城附近都开始撂荒了,不如叫东君吧?”

“东君不行,太大了,受不起!”

“是啊,东君这可是整个东方的君主,真要是起了这个名字,估计马上就会得罪诸侯。别的不说,楚国肯定要因为信仰问题和咱们交恶,还有这东边的其他诸侯,估计也会不舒服。”

“那就东宁君?”

“这个也不行,东宁君,太过注重东宁岛,显得跟咱们直接忘记了盐城一样,可是咱们能忘记巢国吗?能忘记灭道令吗?你们这些道人当然无所谓,可是这东宁岛上的子民,要么来自盐城,要么来自巢国的其他地方,做人不能忘本啊!”

“那云中君?”

众人也不知道怎么讨论的,讨论讨论着话题就变成了封君该叫什么名字更好。

忽然,一个少年和一个老人就推着两辆手推车来到了大街上。

这两个人大家都认识,是负责附近区域卖报的,老头是一名退伍的老兵,少了一条胳膊,如今被安排了卖报纸这么一个活计。至于少年,是老头的孙子,至于老头的儿女,早就没了。

“卖报啦,新一期的盐城官报,这一次只要一个盐城铜钱即可。如果是巢国的小钱,至少要三个,其他国家的钱暂时不要。”

“今天除了官报之外,还有大量典籍出售,这些典籍也是官方连夜才印刷出来的,比如这一本叫连环画,寓教于乐,也不贵,五十个钱一本!”

“还有老头子手里的这本,名曰千字文,据说这本书是太守亲自下令领头编撰的,专门用来识字,非常合适。”

“这种千字文有很薄的,也有很厚的。”

“最薄的就只有十来页,上面只有单纯的文字。”

“厚的就很厚了,是一系列书籍,上面每一个字的后面都有解释。”

“对了,除了千字文之外,还有一部说文解字,是个大部头,比较厚。”

“上述的这些书籍,如今都可以买!”

“大爷,这是一根小黄鱼,重一斤,价值十万钱,这两车书我全包了!”

老大爷话还没说完,一个道人就直接走了过来,同时从怀里拿出一根细长又很薄的小黄鱼,直接放到手推车上,然后就准备拉车回家了。

原本其他人还在等大爷说话了,万万没想到这个道人竟然如此不讲武德!

“住手!”

“快住手!”

“伱想干什么?”

“放下你的脏手!”

“简直是笑话,一根小黄鱼就想全部买走,你这是欺负大爷年纪大吗?”

几乎是瞬间,道人的周围就充满了前来主持正义的道人。一个二个直接把他给围起来了,动都动不了。

道人眼珠子一转,就感受到了一股窒息的压力,包围自己的道人,有好几个都是术士,还有一个,看起来虽然年轻,但好像是个道士!

“你们干什么?这里可是盐城,这里可是东宁岛!城内都是有禁法结界的,你们还想动手不成?”

“这里是讲道理的!”

“老爷子卖书,我买书,有问题吗?”

“老爷子自己都说了,这些书不贵,就像这本连环画也就才五十个钱,这两车书也就一百本嘛,我给了一根小黄鱼,价值十万钱,平均下来每本书我给了一千钱,大爷都还没说不答应呢,你们反应这么激烈干什么?”

“且,一千钱一本,你买得起我买不起吗?”

“瞧不起谁呢?不就是一千钱吗?不就是小黄鱼吗?说的跟谁没有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