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四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2 / 3)

加入书签

“一百万钱一年,足以供养一位道兵,使之过上吃饱喝足相对优渥的生活。”

“八千万亩地,可以拿出两千万亩地专门用来养军、练兵,这样便是两万名道兵!”

“为了让道兵没有后顾之忧的好好练兵,这两千万亩地直接由太守府进行耕种,每年到了秋季收获之时,直接按时打钱给道兵们即可。”

“这样,道兵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军营之中,日日苦练。太守府直辖,也能保证不会有人乱伸手,最终坏了整个制度。”

“至于如何练兵,这就拜托庞兄了。”

闻言,一个坐在附近的少年得意的点了点头:“李兄放心,我在师父门下学习了许多兵法,对于道兵训练也很有心得。”

“黄级道兵其实不难,足兵足食即可。”

“这其中最困难的不是种种训练之法,而是太守府能否一直保证足兵足食。”

“如果真的能有两千万亩土地,而且亩产高达十石,那么每年就是两百亿钱的军费,这么多钱只要花到位了,把普通人练成道兵并不困难。”

说到这里,少年就犹豫了一下,接着道:“不过,这样在短时间内训练出来的道兵,底子不好,未来也很难进步,想要成为玄级道兵基本不可能,即使想要成为强大一些的黄级道兵也很困难。”

“每年一个兵一百万钱,看起来很多,可是实际上根本不经花。”

“一套上好的铁甲,就需要几万钱到几十万钱,盐城大规模售卖的玄甲,更是起步几百万钱。”

“如今想要训练道兵,给一幅玄甲已经成了标配。”

“想要让普通人在三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道兵其实不难,培养之法也不止一种,但基本上都是消耗未来的潜力,成为道兵之后也就到头了,很难继续进步。”

“而且这样的道兵,基本上算是比较弱的。想要增强实力,就只能从铠甲、兵器上想办法,而一套玄甲就要好几百万钱,如果再加上神兵之类的,一名道兵浑身上下就得一千万钱起步。”

“而如果想要让道兵保留潜力的话,要么把培养时间从三年延长到十年,要么就精挑细选,先挑选出合适的士兵,每个人底子也不一样,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行。”

“要么就加大投入,百万钱一年,还是少了!”

“其是,练成之后,每年保养的话,百万钱一年倒是够了,但是从无到头的训练出一支军队,还要准备玄甲、神兵,这就很费钱了。”

“而如果想要训练出玄级道兵,那就更难了,花费更大不说,时间也更长。十年起步是至少的,而且还有失败的风险。”

“当今之世,有绝对的把握保证自己能练出玄级道兵的屈指可数。即使是此刻的我,也没有十足把握,可能要到长卿师叔那样的地步才行吧。”

听着专业人士的话语,李悝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看向了一旁的公子斯。

公子斯咳嗽了一下:“此次改革,咱们可以至少留在河内郡二十年,如果有必要,三十年也行。”

公子斯给了定心丸,李悝接着道:“公子已经说了,咱们此次有三十年时间。”

“但是,咱们不可能等到三十年后再去和太平郡决战。”

“所以,咱们可以约战。”

说到这里,李悝就再次看向了少年郎:“庞兄,足兵足食,三年之后,能炼制出一只有保留潜力的黄级道兵吗?数目上千即可。”

少年郎想了想:“没问题,整个河内郡怎么也还有一百五十万口,其中壮年男子起码有十五万,即使百里挑一也能挑出一千五百人。”

“足兵足食,可以十里挑一,从头开始训练这一万五千人。”

“一年后,从一万五千人之中挑选出五千人进行进一步的训练。”

“再一年后,从五千人之中挑选出两千人进行最后的训练。”

“这样,三年后练出两千保持潜力的,而且实力还不错的黄级道兵问题不大。”

“那接下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封锁巢河,打击人口买卖,剥夺实封贵族的土地,让他们没有治民之权,只有租税之利。”

听到这里,终于有贵族发声了:“李兄,咱们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就直接剥夺贵族们的治民之权,这不妥吧?”

循着声音看去,李悝就看到了一个老熟人,他叫公叔痤,是一位上千岁的卿相,也是公子斯父亲当代魏君派过来辅佐公子斯的老臣。

其实公叔痤并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恰恰相反,他一直觉得自己正处于壮年,还很有前途,还年轻着呢。

可是,当他来到公子斯身边的时候就发现,和这些不足百岁就已经是卿相的年轻人相比,自己确实是老了。所以,公叔痤一直以来也很少发声,一旦发声,肯定是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就像此刻,公叔痤觉得,你改革可以理解,但是不能不择手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