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四章:见好就收?(2 / 3)

加入书签

差又回到了当初和其他将军一起,被孙武教导兵法的日子,顿时就缩了“我觉得……我觉得……我觉得还是应该见好就收。”

点了几个刺头之后,长卿就不再说话,见状,阖闾哈哈一笑“哈哈哈,大家先散了。如今郢都刚刚攻破,一定要小心楚人的反攻。”

等到众人离去之后,阖闾的脸顿时就黑了。

孙长卿的声望,竟然已经这么高了?

一声令下,其他人都不敢反驳吗?

自己如今还在,倒是没什么。可万一哪天自己没了,夫差这小子继位,那时候吴国到底听谁的?

至于阖闾能不能比长卿先生更长寿,这个问题阖闾也想过,但是仔细思考之后觉得,大概率是长卿先生更加长寿。

过去的时候,阖闾还不怎么觉得。可是如今,阖闾开始忌惮了。

君主就是这么一种神奇的生物,你没本事的时候,他觉得你废物。你太有本事的时候,他觉得你是个威胁。

阖闾也是一样,郢都被攻破之后,阖闾飘了,有些飘飘然,有些不接地气。

……

拉跨,太拉跨了,所谓的楚国,牛逼轰轰的天下第二强国,曾经打的中原诸国闻之色变的大楚,结果就这?

姜华和盐城的高层,曾经做过很多预案,这些预案之中,有楚国输了的,也有吴国输了的,前前后后,一本正经的做了三十多个预案。

可是,哪怕最离谱的,也起码得打上几年再说。

大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再过去,动辄打上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不稀奇,哪有像眼前这一战这样,一年不到,准确的说从开战到郢都被攻破,前后也就才半年功夫。

再准确一点的说,从战略相持,到郢都被破,前后只花了七天时间。

其中,五天时间是孙长卿带着一万道兵遮掩天机并悄悄赶路,一天时间破三关、破楚军都城主力,剩下的一天,攻破郢都。

真正交战时间,也就两天。

“这郢都不是号称楚国都城,内部阵法无数,被楚侯经营了这么多年,里面的一草一木,每一道灵气,早就被打上楚侯的印记了吧?”

“按照咱们之前收集到的情报来看,郢都早已自成天地,一旦启动阵法,内部的规则,短时间内和外界都不一样,这分明是真正的强国才有的手段,这已经是大真人层次的手段,有着这样的阵法,楚侯若是一心一意的防守郢都,长卿先生也很难攻破吧?”

看着眼前的情报,彭炳表示很不理解。

明明楚国纸面实力那么强,那么领先,可是怎么就打成了这个模样?

难以理解,实在是难以理解!

“为什么兵临城下的时候,还要出城一战呢?真的只是大意吗?作为楚侯,难道就不担心万一大军失败了怎么办?难道楚国朝堂那么多高人,那么多聪明人,就没有一个人提出一个应急方案万一大军败了呢?”

面对彭炳的疑惑,萧何认真的解释道“据说,这一战刚开始的时候,楚军并没有投入全力,仅仅只派了一半的力量前去城郊与长卿先生大战。”

“对于楚国而言,被吴国的军队兵临城下,还是郢都,楚侯必须作出反应,还得是强有力的反应,否则,不能服众。所以,出战这是整个楚国上下的意志,楚侯也没法反抗。”

还是那句话,要是晋国带着中原诸侯国的大军过来了,那么楚侯二话不说就开始坚壁清野,举国上下没有谁会觉得这么做有问题。

可小小的吴国,趁着大军不注意,派了一支偏师用偷袭的方式,破了三关,兵临城下,这是整个楚国的耻辱!

面对耻辱,楚侯必须强有力的进行回应。否则,封君们就会觉得,这一代楚侯不行,大家是时候架空楚侯了。

“如果楚侯不出兵,直接坚守郢都,军事上没问题,可是政治上就要大大的失分。楚侯必须要考虑政治,如果楚侯不出兵,那么长卿大可以带着这支军队在城外抢劫楚国的资源,然后攻破郡县,再把郡县的百姓往郢都驱赶,或者干脆让他们四散而去。”

“到了那个时候,人们不会觉得长卿先生很强,只会说楚侯无能。面对吴国的一支偏师,却只能坚守郢都当一个乌龟王八蛋。当楚侯不够强无法保证郢都附近的安全之时,这位楚侯也就离死不远了。”

听到这里,彭炳点了点头“好吧,政治上确实如此。不过,即使如此,这一战也只派遣了一半的军队,还剩下一半的军队,还有很多贵族的私军、亲卫呢?还有楚国的宫卫呢?”

对于这个问题,吴起进行了回答“很简单,长卿先生起初之时示敌以弱。和一半的楚军不相上下,给了楚军一种,只要加把劲儿就能打赢的错觉,然后,楚侯为了争功,就派遣了剩下的军队加入此战。”

这种套路,也是屡见不鲜。

前世历史上所谓的蒙古铁骑,铁木真留下的正宗怯薛军被忽必烈带着一群北地汉侯摁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