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九章:想一出是一出(2 / 2)

加入书签

来都在变化。甚至当姜华的想法发生变化的时候,眼前看到的未来也在不断变化,就比如此刻,姜华想的是,如果可以,盐城将努力促成这种未来。

就在姜华脑海里有这种想法的时候,面前的未来就变样了。

阖闾被困在会稽郡的时候,迅速消耗天命,破开了陷阱,逃离会稽郡,路上遇到了一群看上去有些眼熟的人,在这些好心人的帮助下,阖闾从重伤变成了濒死……

看着这个未来,姜华缓缓点头。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暴露,一统天下之前是不会暴露的。姜华会好好的封锁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一统天下之后,就更不会暴漏了。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卑鄙,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卑鄙不卑鄙的,更何况盐城和吴国,当年就结下梁子了,

想了想,姜华就做出了决定:如果阖闾消耗了天命,也没有逃出来,那就想办法助他一臂之力,免得直接死在了越国:阖闾要是死在越国,夫差肯定二话不说就率兵攻打越国。最后,占便宜的肯定是楚国。

至于夫差不攻打越国,这不可能,因为那个时候的夫差也没得选。

他能继承吴侯之位,不是因为他本人多么杰出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他是阖闾的儿子,是阖闾选择的继承人。

那么,阖闾这个亲爹被勾践活生生打死在会稽郡,这种时候,儿子不报仇说得过去吗?

这是不孝!

对于依靠父子关系继承的夫差而言,被指责不孝这是相当严重甚至是危害统治的罪名。

不孝,比无能更加恐怖!

最后,越国可能灭亡,吴国也好不到哪里去,楚国乐开怀。

这样不好,最大的便宜没有被盐城占据,而是被楚国占了。然后盐城就得天天放着楚国了,和楚国做邻居,盐城相当多的精力都得被楚国牵制,这样不好。

吴国还是要留着,吴国在一天,楚国就不用盐城花费巨大精力盯着、防着。

越国最好消失,只有这样,盐城才能获取越国故地,才能继续往南方发展,这样两条腿走路,海陆都扩张,更稳妥一些,也不至于海陆失衡。

是的,海陆失衡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姜华的面前。

上一次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百家元年那会儿。

当时盐城上下努力开拓东宁岛,短时间内就开拓出了十个郡。

然后很多人就觉得,既然开拓海岛这么容易,那以后就专心开拓海岛算了,盐城的主要精力,也应该放在这个方面。陆地上,还得和巢伯打仗,多麻烦啊?直接和谈不就行了?

最终,姜华扔出了两个郡,对外声称是十个郡,拉了太平道人等人过来充当第一道防线,然后认真开发其他几个郡,这才保持了海陆平衡。

如今面临的问题也一样:反正在大海深处制造人工浮岛不难,有着范蠡从造化天尊那里购买源源不断的万年灵根,以万年灵根为核心,很容易制造出一座座一县大小或一郡之地的人造浮岛。

这些浮岛,还各有特色。

有的适合种植灵根,有的适合挖矿,有的适合冶金,还有的适合种植粮食,有的则适合练法。

总之,那么多炼气士,总能找到每一座海岛的作用。

而涉足陆地,那就会面临重重阻碍,困难巨大无比,收获却未必能如人意。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海岛开拓之上,同样的投入,收入远胜于陆地。

而且,大海之中资源矿产无数,海妖无数,天材地宝也无数,只需要稍微投入一点,就能收获巨大。这种时候,老是天天盯着陆地上的三瓜两枣干嘛?

为了消除这种隐患,姜华也只好想办法让越国牺牲一下了。

之前找到欧治子师叔就是为此布局,只是没想到,勾践和阖闾的想法都异于常人,一下子就成了眼前这番模样,这可真是造化弄人啊。

想到这里,姜华就燃烧命运之力,遮掩了全部天机,同时对着诸葛亮、吴起、韩信等人小声说道:“阖闾如果轻轻松松的灭了会稽郡,这对咱们不是好事。”

“阖闾如果直接死在会稽郡,这对咱们来说,也不是好事。”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阖闾顺利逃离了会稽郡,但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孤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