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9章 下乡(2 / 2)

加入书签

时候,赵松家的先人们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下来。住在这里时间长也有长的好处,赵松家的田地基本上都连在一起,自己一家人就有十亩的上等良田。去年大儿子娶妻,赵松按照自己家里的老规矩,给大儿子分了家,分出去了三亩上等良田。不过,这十亩田地还是由他们一大家子人一起耕种,如今也是一起在收成。赵松的大儿媳也在一旁帮忙,她如今已经怀有身孕,肚子微微鼓了起来,但人却很瘦,眉间眼角都带点郁色。她去年刚刚才嫁过来,娘家的条件也不错,嫁过来之后,就连公婆也都看着她娘家的份上比较爱重,她在婆家过的事事顺心,原本处处都是好事。没想到偏偏是今年的年景不行,家家户户都歉收,但村长家田地的出产尤其的差。甚至村子里面都有留言,说是娶了这个新儿媳妇八字不好,所以才妨害了他们村。就连婆婆都对她有些不满。新儿媳妇怀有身孕原本就是多思多虑的时候,最近情绪一直都不是太高。幸好,她男人还是会照顾妻子的,也不让他干很重的活。婆婆虽然嘴上说两句,这也没有在儿媳妇怀孕的时候搓磨她,还是给她分派了最轻松的工作。赵松带着张县令他们下到了田里,跟他媳妇和儿子儿媳们说,这是县里的大人过来看看田地的收成。赵家人立刻就紧张的不得了。赵松媳妇赶忙叫自己儿媳,让她回家去冲一壶糖水来。赵松的儿媳也赶紧起身走了。周边有些田地的村民们,听到这边的动静也都过来看,在知道来的就是县太爷之后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吭声,也不敢乱动。张县令还是很温和的跟赵松聊着田地里的情况。秋之云蹲下身子查看粗黄米的稻苗,这个地方管这种粗黄米的苗就叫粗黄稻,这是一种旱稻。秋之云发现这稻苗下面的泥土都已经干的有些裂缝了。“幸亏我们这里靠河,还能自己浇一些水,在其他地方更惨了,今年豆子倒还好一些,这粗黄米算是不成了。”赵松在旁边念叨。他们都是农民,田地和收成就是他们所有的心血,真的是比儿子都亲。“你们平时都是如何灌溉呀”秋之云问道。“我们这里离合近,村里的后生们担水来灌溉就行了,要实在不成,村里不是还有几头耕牛吗我们用牛车拉上水,家家户户给灌溉。”“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干旱的这么厉害,村子里面有几口水井,都不怎么出水了。”“要是多下两场雨就好了。”赵松和几个站在旁边的老农,给秋之云介绍的情况。“你们这里为什么不挖水渠,用水车抽水呢”秋之云又问。“什么车”赵松没听明白。秋之云心中大惊。等等!他们不会连水车都不会用吧秋之云觉得自己这一次决定要来下乡,这个选择真的是太正确了。原来人间农业技术的水平竟然落后到这种程度了吗..7..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