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十二章 给太子上一课(2 / 2)

加入书签

“唉……这是一种悲哀!哪怕教育做的再好,也无法改变人性。你想把人人都培养成不畏强权,只认公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根本不可能。”

李承乾不解道:“为什么?我觉得姐夫你可以做到。萧家庄出来的师兄弟,全都顶天立地。正如这科举顽疾一样,我觉得总归有办法根治。”

萧锐苦笑:“还是因为人性。上位者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他们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和私心,都喜欢手下人听话一些,不喜欢刺头。”

“陛下贤明吧?够资格称圣人吧?可那又怎样?背地里还骂宰相魏征呢。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其贤超过陛下的?后世之君,又有几人能比得上呢?”

“呵呵……君明臣贤。明君治国需要贤臣,所以上行下效,臣子自然就贤明。可昏君就不一定咯,昏君视贤臣为绊脚石,喜欢奸臣的吹捧、侍奉,若是大唐出一位明君,能兴旺大唐三十年到五十年;可若是出一任昏君,能把大唐一国之力,全都用来满足他个人私欲方面,甚至葬送祖上几代人积攒的家业。”

李承乾认真的听着,脑海里不断的思考推演,虽然不想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姐夫是对的,木然的点了点头,“连姐夫您的没办法,唉……”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沮丧。跟你说这么多,是让你认识、并尊重客观规律,然后运用他,而不是让你螳臂当车去改变他。”

“什么是客观规律?上行下效的人性就是!所以,你想让大唐千秋万代,其实也简单,代有明君即可。”

噗……

李承乾无语道:“姐夫,您说了不等于没说嘛,谁都知道应该代有明君,可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历朝历代,没听说哪家做到了。”

萧锐鼓励道:“努力吧,我相信你能做到。对了,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帮官办书院的寒门先生,都能考中吗?”

“啊?您刚才不都解释过了嘛。您在考题方面动了手脚,更适合他们答题。”李承乾心说,聊治国呢,您怎么又聊起了科考?

“呵呵,那是其一。还有其二呢,我偷偷给他们透题了。”

什么???不可能吧,您、您怎么是这样的人?李承乾惊掉了下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