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38章 无线电报(2 / 3)

加入书签

苏蜀都已经习惯,梅鸿运发来的电报,有时候一天会发送五六封。

家里的电报机,那是梅鸿运研究电报机时,自己组装的电报机。

这个电报机指连接民用电报网络。

他可不像父皇手中的电报机,可以给军队和地方巡抚直接下命令。

苏蜀看完内容,他立刻站起身,仰天大笑道:“成功了,项目成功了。”

他很快穿戴好衣物,立刻乘坐汽车赶往梅鸿运的实验室。

梅鸿运发来的电报很简短。

【无线电报成功】

无线电报就是他心心念念的电磁波用法。

无线电报真的研发出来,不需要铺设电线,就可以远距离了解信息。

这对于偏远地区,代表的意义极为重大。

这还只是电报的普及。

在军事领域,无线电报的作用更大。

前线指挥的将领,突进敌方数百里,他就无法通过有线电报,及时与后方取得联系。

无线电报出线之后,这种事情将不会发生。

前线的将领可以实时与后方取得联系。

皇帝和大都督府可以通过电报,把命令下达到有电报机的任何一支军队。

将领们不用担心皇帝的猜疑,他们可以放心去打仗。

对于陆军来说,无线电报只是锦上添花。

在没有无线电报之前,他们也可以通过有线电报加传令兵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

无线电报对于海军来说,那简直是颠覆海军传统的设备。

海军各舰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来指挥。

旗舰对于各舰的指挥,再也不用通过旗语这种麻烦的手段。

最关键的一点,海军漂泊在海外,它可以通过无线电,及时与岸上通信。

苏蜀跟随海军一起出行两年,他们这支海军还有着父皇特曲的命令,可以独自处理很多事情。

但一些事情没有得到父皇的许可,他们也无法去做。

无线电现在很难用于海军,很可能距离达不到。

但如果有一天,海军在海洋中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联系到岸上,那海军真的起飞了。

苏蜀的思绪被汽车的鸣笛声打断。

他们已经来到华夏大学,苏蜀下车走近华夏大学,他骑着自行车向实验楼敢去。

苏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他终于赶到实验楼。

他看到实验楼前方的空地,摆放着很多电报机。

他与电报局之中的电报一,唯一的差别就是没有连接长长的电线。

而是连接了一个二十多米长的铜线。

这个铜线从实验楼的房顶沿着墙壁顺下来。

苏蜀对于无线电报有些了解,知道这就是天线。

他看到无线电项目组有很多人在测试电报机。

苏蜀走到梅鸿运身边,询问道:“梅先生,你发来电报,无线电报成功了。”

梅鸿运帅气的脸庞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握住苏蜀的手,激动不已的说道:“感谢苏大人无条件信任我,花费巨资投资这个项目。

现在我可以交差了,无线电报成功了。”

苏蜀从梅鸿运口中听到确定的消息,他这才完全放心,自己接到的信息不是乌龙。

他看着脚下摆放的电报机,这就是他扬名的起始点。

这个项目不只会为他带来名望,还会为他带来滔天的财富。

苏蜀手中有海量的巨资,他就能花钱解决一些问题,世间不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太少了。

他连忙追问道:“梅先生,无线电报的性能怎么样

它能不能覆盖两三个县城那么大的地域。”

苏蜀看着电报机,这种电报机只需要能覆盖一府之地,多台电报机逐级接力。

那就能形成由无线电主城的电报网络。

梅鸿运自豪的说道:“苏大人,往大点想,尽量往大点想。”

苏蜀看到梅鸿运这么说,无线电的效果远超他想象。

他激动的说道:“无线电的覆盖范围,难道是能达到一省之地。”

这个距离已经是他能想到最大的距离。

无线电传播的距离再远,他都不敢想象。

梅鸿运没有卖关子,而是激动的说道:“苏大人,在没有实验之前,我也不敢相信,无线电报的传播距离,可以轻松达到数千公里。

我之前验证无线电报传播距离时,从京城向南一直到杭州,每隔十公里就放一台电报机。

我本来想用有线电报汇报相关信息。

我都没有想到,把天线调到南方发射信号,远在杭州的电报机,可以直接接收到信号。”

苏蜀听到无线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