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章 考试狂人(1 / 2)

加入书签

景城教育局局长,目前只是科长待遇,17级工资,比张和平这个破校长还低一级。
所以,小朱他们局长说的话,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可翻译为,张和平赶紧考上大学滚蛋!
他能考上吗?
张和平心中对这个问题,只有呵呵……
两天后,南腊镇的一众知青收到准考证后,赵主任打电话到景城制药厂,请制药厂上班的岩鼓去景城中学询问,能否让那帮知青到景城中学复习几天。
张和平倒是答应得痛快,还把卫生院的炊事员李牛借了过去,负责之后几天的伙食。
7月5号,周四。
一帮喊着张院长、张校长的知青,背着稻草、草席、被子、干粮等物,来到了景城中学。
“师傅,一共21个知青,嘿嘿!”炊事员李牛小跑到张和平面前,一脸乐呵。
张和平朝李牛的后背轻拍了一下,“笑个屁,让你报名,你不去;我的话不管用了是吧!”
“师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小学都没读完,怎么可能考得上嘛!”
不理李牛这小子,张和平开始招呼一众知青去后面宿舍。
学校9间宿舍,左边第1间被改成了厨房,张和平住的是第2间,第3间是厚脸皮贴上来的黄琴老师在住,剩下6间都是空的。
9间宿舍只有两架小木床,目前被张和平与黄琴占了。
所以,张和平让这些知青进城时,带了些稻草打地铺。
张和平让李牛那小子跟他住一间宿舍,结果那小子跑去跟那9個男知青,住了右边挨厕所的那3间宿舍,让12个女知青住在了中间的3间宿舍。
待收了所有知青带的粮食和山货,并让李牛熟悉了厨房后,张和平又回到了讲台,按照他的进度继续教学。
新来的21个知青听着有些吃力,张和平让他们课后去请教黄琴、岩达他们,借笔记抄。
7号,张和平开始在黑板上出题,一众学生用白纸答题,然后由张和平当场解题解惑,才让那21个新来的知青好过一点。
13号、14号,那21个南腊镇的知青依旧赖在景城中学复习,没去景城招待所享受免费伙食、住宿。
7月15号清晨,张和平让大家检查了通行证、准考证、钢笔、墨水后,兵分三路。
张和平带3个老师去的是景城小学;10个知青由依芬同学带去了版纳小学;11个知青由依兰同学带去了一中。
等张和平坐进教室,两个监考老师就陆续走了进来,并在讲台上当众拆开那套盖了齐缝章的密封试卷。
随后,两个监考老师一边发试卷,一边说着考试要求。
待他俩发完试卷,就分别站到了教室前后,监视所有考生;门外还有两个巡逻的监考老师时不时经过。
这份语文试卷不难,一道作文题“给d写一封信”,两篇时事短文解析。
这种作文题,首重思想、再论字迹,之后是标点符号。
如果写反动立场、观点,那是纯粹作死。
不切题的低分作文,跟高分作文一样,会受到评分小组的重点关注;比如,那个“张白卷”!
张和平用正楷简体字写了一封工作汇报信,讲了一下这些年他做的工作成绩,以及投身版纳教育事业的“原因”,文末还用傣、瑶、苗等多族文字写了些口号……
开考25分钟,张和平就做完了试卷。
但他老实地坐在位置上,没有提前交卷,这就是态度端正。
上午第二场考政治,跟语文考试一样,思想端正、字迹漂亮是最重要的,然后就是照着时下的书本内容抄就完事了。
关键是,这一科也不能提前交卷!
中午回学校吃了午饭,张和平不许老师和知青讨论考题,全部留到明天下午再说。
下午考物理,涉及到初中、高中物理知识,初中题占了大部分。
张和平花了5分钟答完题,然后就提前交卷闪人了。
数理化就不用担心什么态度问题了,要的就是突出表现。
他表现得越厉害,就说明他之前在首都受的教育越成功,然后……呵呵!
当晚,张和平在另外两间空教室,将今天的考题和答案都写到了黑板上,然后只许依芬、依兰两个没资格参考的女学生看,其他学生各自复习。
次日16号上午,数学考试让张和平多花了两分钟,第7分钟才提前交卷闪人。
倒不是题有多难,主要是一些求解过程必须写清楚,免得评分的人看不懂。
比如:解方程组x/(x+a)=y/(y+b)=z/(z+c)=(x*x+y*y+z*z)/(a*a+b*b+c*c),
(a,b,c均不为0),求x,y,z的非零解。
难吗?
上午第二场考化学,花了6分钟,闪人。
自此,张和平被冠以考试狂人之名。
当天下午,景城中学公布了高考试题答案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两千多名考生围观。
一时间,老破小的景城中学,成了城里最热门的话题。
张和平跟跑来景城中学比对答案的老同学贺子江聊了一下午,第二天早上,张和平就坐客车去了云都。
张和平之前去农场找贺子江那小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