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6章 1974在路上(1 / 2)

加入书签

1974年1月27日,周日傍晚。
张和平突然返回后海北岸7号院,把爸妈、两个姐都惊了一下。
“和平,你怎么回来了?”母亲马秀珍想问……你不是去看你媳妇、孩子了吗?
不过,这种话,可不能乱说,不说大女婿是铁道警,主要是怕外孙学大人的话,一不小心就说出去了。
“有个病人,叫我去看一下,晚上帮我留饭就行,不用等我。”张和平说着,就拿了一直没还的小药箱,以及两罐水果罐头,去了谐和医院。
虽然张和平之前远远地见过唐欣的爸妈,但今天才是第一次碰面,张和平心中难免有些尴尬,对方女儿都为他生了六个娃了……
关键是,为了自家爸妈和两个姐的安全,张和平还不能跟对方相认。
所以,当张和平进医院偷穿了白大褂,戴着一個口罩找到丈母娘许洁凤的病房时,他都没想好叫对方什么。
喊她大妈吧……这一脸沧桑的老丈母娘,年纪比张和平的姥爷都大一岁,属于这个年代的00后。
兴许是老年人睡觉浅,张和平的右手刚搭在丈母娘许洁凤的左手腕上,对方就醒了。
只是,许洁凤醒来后,两眼无神的对着张和平,却不似在看张和平。
这丈母娘的身体……张和平下了两根银针,让丈母娘许洁凤跟病房里的另外两个病人一样,昏睡了过去。
邪气胜,精气衰;脉形散乱,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这是医书上的绝脉!
但在张和平仔细辨别后,发现主要病症在心、肾两块,脾、胃也需要调理。
按西医的说法是,心脏器质性病变、肾衰竭。
张和平刚一收手,身后就响起一道苍老的询问,“如何?”
张和平看向身后等了有一会的干瘦老头,这就是他的老丈人唐明了。
“心、肾问题,最好回港岛治疗!”张和平简单回了一句。
唐明目光幽幽的看着张和平,心中在辨别对方此话的用意。
张和平见对方不说话,便对丈母娘许洁凤做了一阵推拿按摩,在掌握了对方的经络淤堵之处后,才下银针调理精气。
唐明见这个身份不明的年轻医生的针疗手法娴熟,不由说道:“我们暂时不能去港岛,不然会对救我们出来的人,造成很大的麻烦。”
“你家老大、老四在港岛,老二在新岛,老三在台岛,他们都过得挺好。”张和平头也没回地说道:“你们不去港岛,我又没法长期留在这里治疗,有些麻烦了。”
张和平想了想,从药箱拿出纸笔,用左手写了一份繁体字医嘱,然后撕掉边缘空白,才递给眉头紧皱的老丈人唐明,并说道:
“你把这个交给主治医生看一眼,你夫人是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伴冠心病,脾胃上的毛病不大。”
“主治医生如果同意这个治疗方案,就在这里治疗;如果不同意,就去玄武医院神经科找赵主任医生转院,你跟他说,是601的老朋友请他帮忙,然后按照这个治疗方案治疗。”
张和平说出赵医生,就有些冒险了。
只是,不这样做,这丈母娘就危险了,到时候抢救起来更麻烦。
“我先回去弄点药,明天再过来。”
语毕,张和平收起银针,背着药箱出门后,许洁凤左右两个病友相继醒来。
唐明上前查看了妻子许洁凤的情况,发现她还在熟睡,不像前几日那样睡得浅、易惊醒,便不由看起了纸上的医嘱。
然后,他就被纸上的一幅插图吸引。
只见十几行文字右下,画了一座山,山坡上画了一个“十”……
“难道,他们还在寻找山坡上放十字火的人?”唐明心中惊疑不定。
张和平出了医院后,便敲开了一家国营药店的门,现场开处方买了一些药,然后就回家炮制速效救心丸、丹七片、参苓白术散去了。
景城学院还等着他回去,最迟得跟着谐和医院、玄武医院的医生去景城。
否则,就太不把两家医院放在眼里了。
要知道,他们这次去,一是为景城学院壮声势,二是支援边疆医疗建设。
所以,张和平打算给丈母娘留点保命药,后面慢慢调理。
翌日凌晨,张和平再次潜入病房,将速效救心丸的功效和用法着重强调了一下,要求他们俩随身携带。
为此,张和平还特意找细竹,做了20个小竹瓶装药。
之后几天,张和平傍晚、凌晨偷摸去一趟医院,教老丈人给他老伴推拿按摩。
直到2月6号元宵节,张和平接到赵医生通知,才无奈带着一群医生,于2月8号坐火车去云都。
十几天相处下来,张和平能感觉到老丈人唐明对他的警惕依旧没有放松,倒是丈母娘许洁凤,随着精神好转,对张和平多了些旁敲侧击。
但张和平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只透露了港岛的一些情况,至于唐欣生了6个孩子的事,没好意思说。
15号,张和平带着32个年轻医生下车后,先去了景城老爷局,让他们把首都来的医生,安排到了县招待所。
然后,才带着这群首都医生和5个屁颠屁颠跟在后面的老爷,去景城学院。
学校办公室和职工宿舍西边的老厕所被推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