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0章 做事要懂得拒绝(1 / 2)

加入书签

“不去!”

3月7号,当王主任通知张和平,准备调他去日岛大阪总领事馆任职,让他抽空去学习日岛汽车制造技术的时候,张和平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办公桌后的王主任愣了一下,不知道之前还想去日岛的张和平,现在为什么会拒绝,“你不是在回信里说,你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吗?”

“日岛车的技术就那三样,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我都把相关图纸和木制模型给他们了,还让我去日岛学什么造车技术?”张和平放下报纸,起身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双手抱在胸前看着王主任,皱眉道

“王姨,是不是有人不想让我在深城建汽车制造厂,想通过人事调动把我支开?”

就在2天前,宝安县升级为粤省的直辖市,更名深城市,深城市政府驻扎在深镇。

虽然深城市这个名头出来了,但深镇政府还是镇政府,与深城市政府是分开的,还不是后来的经济特区。

粤省现在有二十多家三来一补工厂,但深城下辖只有婷美贸易公司投资的婷美保健厂、科学出版社,以及正在修建的10个大粮仓!

关键是,婷美贸易舍得给劳务费,让婷美保健厂、科学出版社的工人工资、奖金,加起来超过了两百块!

月收入两百多块钱是什么概念?

国内8级技术工月收入才100块左右!

正厅级待遇,10级行政月工资才218块5!

按照15块兑1镁元、1镁元兑51港元计算,200块工资能兑680港元,是港岛普通工人月薪的三分之一!

每月工资有这么多钱,谁还背井离乡逃港当难民?

所以,新派去深城的负责人,肯定会重视婷美贸易公司的投资项目!

“你确定不去日岛?”王主任没接张和平的车厂问题,隔着报纸问道“你之前不是想去日岛留学吗?”

“不去!”张和平直言不讳地说道“披了领事馆的皮,就得小心避免外交纠纷。我去那边,可不会向日岛人点头哈腰。”

“行吧!不去就不去,我会跟上面说的。”王主任不再坚持。

张和平没有追问建汽车厂的事,蛇口工业区不批,就等深城的答复。

如果国内都不批,那就把保姆车的设计图发出去,在国外汽车厂定制!

反正他是不想做实体行业的……

张和平闲了两天,王主任又递了一沓信件给他。

本着不给自己找麻烦的想法,张和平只花了一下午,就草草的回复完了。

而他回复的内容,大部分是“不知道!”

张和平如此消极的处理态度,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但是,王主任没跟张和平说那些破事,仿若一个等着退休的老太太,一天到晚都在喝茶、看报,偶尔出去走走。

没有咨询技术问题的信件后,街道上的破事渐渐落到张和平的头上。

随着第三批返城知青回来,想要回城的知青,基本上全回来了。

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工作问题,还有住房问题!

他们下乡前,还能兄弟姐妹挤一挤。

现如今他们都大了,有的甚至是离婚、抛弃孩子回的城,都想要个私人空间,赶紧结婚生子。

对比那些人的话,张和平他们家和隔壁周家的住房条件,还是挺宽裕的。

3月15号这天上午,一個红袖大妈跑回街道办,说有人打架,把张和平叫了出去。

到地方一看,街道施工队的十几人,正与棒梗、阎解旷等回城知青对峙。

不等张和平询问,那个施工队的小队长,就告状了,“张副主任,这些回城知青偷我们工地上的砖,还有水泥、河沙!”

张和平扫了周围看热闹的人一眼,淡淡问道“偷了多少?”

“砖块少了**百,水泥、河沙少了五六百斤,大概20块钱。”施工队的小队长想都没想,就报了个数。

张和平看向棒梗等人,没半点情绪波动,“赔钱,还是退东西?”

这群回城知青闹哄哄凑了一会钱,递给施工队小队长一把毛票后,就跑了。

这种偷建筑材料的事,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多起。

那些回城知青没有门路搞建筑材料,只能靠偷,才能私人修一间小房。

而施工队搞建筑材料,只要有街道办批的条子,施工队的队长再跟砖厂、水泥厂等单位搞好关系,就能轻松搞回建材。

母亲马秀珍给张和平抱怨过几回知青偷建材的事后,张和平就出来解决了两回,直接让回城知青赔钱,事后他再给施工队批条子,双方都能接受。

至于施工队有没有多报损失费,就要看那些回城知青的了。

他们若是觉得不划算,那就退东西。

返城知青偷痛快了,施工队的小队长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