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他为鱼肉,我为鱼饵(1 / 2)

加入书签

“一石二鸟,陛下当真是好计谋!”

当朝宰辅叶渊文,人前威严肃穆的他,此刻的他却是眉头紧皱,一脸的苦色。

在他的面前,有着一座假山立在湖中央,假山千几百怪,石身上提着四个煌煌大字“海晏河清”,方正肃然,中正大气。

也正因为这四个大字,这个地方也有了一个雅致的称号:海清池,备受文人墨客推崇,久而久之也成了京都的一大胜景。

过往行人匆匆,有人认出了叶渊文,连忙上前拜谒道:“小生拜见宰辅大人,宰辅大人的这四个字当真是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为我等的楷模!”

“宰辅大人,这些年来两袖清风,桃李满天下,这些年帮助我等寒门子弟,我等在此替天下寒门拜谢宰辅!”

……

叶渊文笑着点头,一一谢过。

随后身边便有下人阻绝了源源不断前来拜谒的人。

待身边清净了些,叶渊文目光逐渐变得复杂,露出一丝无奈的神色,怅叹道:“可惜了,倘若他还在的话,必将是比肩开国太祖的一代圣君。”

他口中说道人,不是别人正是别人讳之莫深的太子。

要说太子造反他是一百个不信的,这分明就是一场陷害。

然而即便他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即便他早已位居宰辅,桃李满天下,但什么都做不了。

这次针对太子的不是别人,而是整个大魏最有权势的人,即便是他忤逆不得。

望着眼前这煌煌大气的四个字:海晏河清,

他忽然想到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与这四个字渐行渐远,甚至是站在了这四个字的对立面。

这个时候他审视自己的内心,他终于还是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那个模样。

一旁的房无书神色同样惋惜,叹息道:“老师,这一切都不是您的错,毕竟……”

之后的话他没有说下去,因为那是足以砍头的大罪。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却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是叶渊文提的四个字,实际上是出自太子之手。

当时他年少成名,也有幸见到了那一幕,

那时的他们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志比天高,如今回忆起来除了惋惜之外便是无尽的唏嘘。

曾几何时他以为太子是那个登上大位的人,直到发生了这件事。

“无书,你说当初要是我们答应了太子的话,今日的惨状是不是不会发生,现在坐在那皇位上的会不会就是……”

叶渊文眼底泛起无尽的悔意,声音喑哑着说道。

在太子出事的前一晚,太子曾冒夜潜入他,让他站出来支持他,然而当时他却固执的认为君君臣臣子子,天地常伦,这乃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无论如何他也不愿做那个以下犯上,弑君的的乱臣贼子。

而也正是因为他的一番话,他的好学生,大周的好太子,就这样被那群奸佞小辈当场逼死在太子府。

一想到这里,他的胸腔里便有无尽的怒火无处发泄。

“诶,老师事情已经过去,人死不能复生。”

房无书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老师您更要振作,哪怕是为了天下寒门,黎民百姓。”

“过刚易折,无书你今日连着满朝大臣为四皇子求情只怕已经犯了大忌!”

叶渊文也是收拾了心情,满眼复杂的看着自己这个徒儿,他这个徒儿什么都好,但就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过较真。

自己在的时候,还能护着他点,可一旦他走了,只怕……

“请老师放心,倘若出了事情,徒儿一定会自裁谢罪,不会牵连到老师。”房无书眼中掠过一丝决绝之色,斩钉截铁的说道。

此刻的他早已心如死灰,早已对老皇帝不抱希望。

现在他就是破罐子破摔,要尽他所能抵挡任何不平之事,为天下立命,为为万世开太平,更为天下寒门立一尊不朽的风骨。

叶渊文看向眼神倔强的房无书,本想开口劝说的话语顿时堵在嘴边,他明白自己这个徒弟,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改变。

最后他的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喃喃的叹息:苍生涂涂,百姓何辜!

这皇室内势力的角逐,最后还是要落在这天下黎民的身上,他似乎已经预见一个乱世的到来……

而与此同时,被赐婚的魏无忌高调出宫,一如既往的维持着他嚣张跋扈的名号,来到这春来楼夜宴高歌。

然而他虽然身处莺莺燕燕中,但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前世由于生活条件变好,大家身体素质变好,身材也自然变得更加高挑,再加上那堪比鬼斧神工的整形大法,他的眼光自然也被养的刁了些。

这春来楼内的歌姬虽然一个个称得上落落出众,但比起上前世的那些滤镜下的网红而言自是不如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