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二百零章 婆媳算计!(2 / 3)

加入书签

吩咐道:

「也罢!一千两银子就一千两银子,妙依你也不用硬凑了!」

「不过你给那个知府柳宁打个招呼,让他把普华寺的地给批了!」

安妙依闻言苦笑着说道:

「娘,我听您的,一会我就去给柳宁打招呼,但是这个柳宁能不能听我的,我就不知道了···················」

此话一出叶崔氏也是有些生气了旋即说道:

「妙依你是奉武军主母!他柳宁多大的胆子,竟然敢不听你的招呼?」

面对叶崔氏的质问,安妙依神情看上去更是委屈至极,两行清泪也是浮现在了脸庞上接着安妙依抽泣着说道:

「娘,别人不知道,您是知道的!」

「女眷不得干政是相公的红线,我就因为这件事情被相公处罚过数次,上一次相公差点把我给废了!」

「那柳宁是相公一手提把起来的亲信平日里只听相公的吩咐,其他人无论谁来都不给面子,我的话恐怕对他一点效果都没有!」

说完安妙依便又是忍不住抽泣起来,看着安妙依这样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叶崔氏也是不好说些什么也只能是跟着叹了一口气。

见叶崔氏不在执着于这个话题了,安妙依也是慢慢停止了哭泣,整个人乖乖的在叶崔氏身边坐好。

经过刚刚那一番对话,在安妙依这里遇到软钉子的叶崔氏也是明白,她指望不上安妙依了旋即也是话音一转问道:

「明盛南巡有什么消息吗?」

安妙依不假思索的讲道:

「娘,相公上一封家信还是一个月前,不过相公身边的宋海波送回来了一封信,说相公已经到了齐鲁,准备前往淮南,相公身体健康,一切顺利,让咱们一大家子人不要担心······················」

听到这个消息,叶崔氏的神色才是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些埋怨道:

「明盛也真是的,跑出去好几个月了,就给家里面写一封信!」

安妙依为叶明盛打圆场道:

「朝廷那边说相公南巡办了很多事,既要立法提高工人的待遇,也要训练水师强化沿海治安,最后还要考察港口,总之是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大堆,沿途的老百姓都说相公是青天大老爷,是一代贤明之君!」

听到这么说叶崔氏脸上也是浮现出一丝笑容,神情中也是变的有些骄傲自豪,见此安妙依立刻又是趁热打铁说了不少好话。

一炷香之后终于是将叶崔氏哄开心了的安妙依,见叶崔氏有些乏了,也是旋即告辞离开。

片刻之后安妙依回到自己房间的安妙依,也是靠在椅子上养精蓄锐,虽然在外人眼中,她是叶府大夫人,奉武军主母,但是在叶崔氏面前,她却是需要将自己锋芒全部收敛,演好一个受气小媳妇的角色。

尽管这对于习惯演戏的安妙依来说这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但还是让安妙依非常的累和疲惫,尽管如此但是隔三差五安妙依还是要去叶崔氏哪里演一次····················

休息了一炷香之后,安妙依也是渐渐缓了过来,就在这个时候景仁也是从古三思哪里下课了。

见此安妙依也是将景仁叫到面前,打起精神开口询问道:

「今天,古先生给你讲了什么!」

「启禀娘亲,古先生给我讲了资治通鉴中的文景之治!」

听到这个安妙依也是来了兴趣旋即继续问道:

「汉代能实现文景之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面对母亲的考较,景仁看上去还是有些紧张的,但略一思索还是认真说道:

「文景之治的根本原因就是文帝,景帝两位皇帝是贤明之君,他们重视农业生产,废除了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施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百姓徭役和赋税,最终让老百姓得能够居乐业,汉朝的国力在这一时期得以蒸蒸日上!」

听到景仁的这一回答,安妙依也是非常满意,她摸了摸景仁的头轻声叮嘱道:

「景仁,你名字里也有一个景,所以你要向汉景帝学习励精图治!」

「娘亲我明白了!」

听着儿子乖巧的回答,安妙依又是问道:

「古先生跟没跟你说下节课讲什么?」

「师傅跟我说他下节课要跟我讲汉武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

「你回屋好好温习功课,半个时辰之后你去你祖母哪里,你祖母想你了!」

此话一出景仁顿时面露喜色,虽然叶崔氏也让他好好学习,但是相较于望子成龙的安妙依,叶崔氏这位祖母就显得非常和蔼可亲了,而且去祖母哪里还可以吃一些母亲不让吃的糕点,所以景仁也是非常愿意去祖母哪里!

不过景仁还没有高兴太久,耳边便是再次听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