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八十章 “国花”(2 / 3)

加入书签

相信。

李谕等他们安静下来后,又说道:

“到了第五层,我们就会发现光速竟然是不变的。

这件事我在去年的诺贝尔奖介绍中提到过,美国的迈克尔逊教授因为光速不变试验获得了诺贝尔奖。想要解释它很困难,但如果你们能够理解,将会发现光还有更高层次的认知。

但我今天暂且卖个关子,等你们将来稍有所成后,再行解释。”

李谕只能点到为止,因为接下来的东西太超前。

但饶是如此,学生还是在他的演讲上认识到了物理学的奇妙——从最基本的日常所见之物,慢慢延伸到最深的理论。

而且李谕这种从《倚天屠龙记》学来的“分层法”,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

谁能够达到更深层次,谁才能练成绝世武功。

结束演讲后,严范孙甚至迫不及待追问:“光这个东西,现在还没有研究透?还有多少层?你就先告诉我吧,我可不懂物理学。”

李谕笑道:“第六层是说光是光子,也就是此前我写文介绍过的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论文。至于第七层,是说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但这些理论已经非常艰深,很难一言两语再讲清楚。”

严范孙捋着胡须:“难以想象。”

——

暂别天津后,李谕与杨度一同回京,而由于女子公学次日要考试,吕碧城留在了学堂。

在此之前,李谕先送行了唐绍仪,他要登船前往美国,只是轮船刚到日本,他就会被日本各种理由耽搁了许久才再次启程。

抵达京城后,李谕发现长途驾驶之下,自己的衣服忙乱中被挂了一个大口子,正好去做身西服。

李谕向杨度打听:“虎公,京城哪里西服做得最好?”

杨度道:“听说王府井的新记西服店不错,裁缝是宁波来的,当年在日本学习过多年,能做最新潮的西服,我们咨议院同僚不少都是去的那里。”

李谕按照杨度所说,来到了王府井旁的霞公府街,果然看到了“新记西服”招牌。

这家店民国时期就成北京城里最好的西装店,很多名流在此订做。

进入店中,李谕打量一番,突然看见角落处一身刚刚做好的西服,疑惑道:“这是中山装?”

店主孙玉堂吃了一惊:“客官认得孙先生?”

李谕点点头:“见过几面。”

“哎哟!”店主赶紧把李谕拉进内屋,“客官,他的名字可不要在京城随便提!”

李谕说:“要不是我看见你店里挂着中山装,也不会讲出来。”

店主说:“客官说得没错,这身衣服是几年前我在日本时,孙先生提议缝制的,但只是初版。”

眼前的中山装严格讲还不是后世样子,更像传统西服,只不过口袋设计上有了中山装的影子,但还有很大的日本官服、军服特征。一种有些融合了仪式感与实用感的设计思路。

李谕说:“就按照这个版式,给我做一身吧。”

店主接下了这单生意,“一共50银圆,客官过几日就可以来取。”

50多大洋只买一身衣服,这就是晚清民国的物价。当然了,这套西服还包含领带、领结、内衬马甲、腰带等。

所以但凡这时候看到有穿西装的,已经证明身份地位。

不过李谕其实就是图个方便。

走出西装店,没几步,李谕突然看到了小德张的身影,他出现在了一个当铺里。

小德张在搞钱方面比李莲英还要强。

反正大清最后的几年,当官的一个比一个贪。

宫廷太监能够的生意不多,当铺是其中来钱很快的一种。

旧社会里,当铺本来就有高利贷性质;而另一方面,太监还可以偷偷把宫里的东西转卖。

小德张做了几年太监,人机灵了很多,眼神扫了一圈便发现了李谕,招呼道:“原来是帝师,快请进!”

李谕不好拒绝,进屋后说:“德总管。”

小德张说:“前几日摄政王来见太后时还说,等皇上年纪再长三岁,就让您继续给他传授西学课程,继续作为帝师。”

三年后大清就没了。

李谕胡乱答应:“荣幸之至。”

反正到时候就是没影儿的事。

没多久,又来了两个人,李谕都认识,首先进门的是张勋,然后便是端方。

张勋刚进屋就殷勤地捧上了一个盒子:“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希望德总管不要见外。”

小德张坦然收下:“有劳张大人挂念。”

端方则只是随便抱了抱拳:“德公公。”

他甚至没有喊“总管”。

由于上一任直隶总督杨士骧突然暴病身亡,端方被调任为新任直隶总督。

直隶一直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