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方战略圆满(2 / 5)

加入书签

/br>
不过也不是说蒸汽轮船没到位,前线就不打仗了,在南边的准格尔覆灭后,楚军就开始发动了鄂毕河流域的攻势。

在东边,将一万多楚军直扑鄂毕河上游区域而去,其核心目标是攻占托木斯克,控制鄂毕河上游支流托木河的河口位置。

托木斯克距离鄂毕河河口大约五十公里左右。

这个地方非常的重要!

因为以托木斯克城为支撑,沿着鄂毕河右岸之流克季河一路往东,就能够抵达叶尼塞河左岸之流附近,虽然中途还要经过一段陆路,但是这依旧是非常便捷快速的通道。

而楚军在叶尼塞河中游,也就是叶尼塞斯克为前进基地向西进军的时候,就是沿着俄罗斯人之前走的这条克季河通道。

除了这一万多大军直奔托木斯克城而去外,在鄂毕河上游流域,楚军第二集团军派出的另外一股兵力足足五千多兵力,也沿着鄂毕河上游向北进军。

他们的战略目标是鄂毕河上游右岸支流托木河上游沿岸的‘库兹涅茨克’。

说起来,楚军第二集团军的两个重要前期战略目标,其实都和托木河有关。

托木斯克就在托木河下游,库兹涅茨克则是在托木河上游,这两座城池虽然都没有直接建立在鄂毕河沿岸,但依旧是俄罗斯人在鄂毕河中上游流域最为重要的战略支撑据点。

比如库兹涅茨克,这个堡垒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军事堡垒,俄罗斯人在这里修建城池,纯粹就是为了抵抗当地土着对托木斯克的侵袭,并以此为据点不断的向南侵袭。

这个堡垒如同尖刀一样插进了当地土着的腹地,不仅仅保护了托木斯克等北方领地,还不断的削弱了当地的土着,最终迫使当地土着不断的逃离,最终让俄罗斯人完成了对这一片地区的实际控制。

所以就很有意思,楚军的战略目标是掌控鄂毕河,但是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却不是在鄂毕河干流,而是在其支流托木河。

毕竟是这条河流支撑了俄罗斯人在鄂毕河中上游方向的控制,并以此为依托和当地土着们进行作战。

正是因为这两座堡垒城市,托木河的重要性,因此俄罗斯人在这里的防备力量一直都很强悍。

两支楚军,一南一北,同时朝着托木河沿岸的两座城池而去。

沿途自然少不了和一些俄罗斯人的中小殖民据点什么的打打闹闹,比如在马科夫斯克城这个链接鄂毕河、叶尼塞河的交通枢纽里,楚军就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抵抗。

不过这种抵抗都是徒劳的,驻防俄军不过几百人而已,但是杀过来的楚军却是有上万人。

都不用打,吓都吓死他们。

经过了沿途若干的俄军小规模阻挠后,顺带也攻克了一连串的沿途俄军堡垒、殖民据点后,楚军正式杀到了鄂毕河,并很快就杀到了托木斯克城外。

八月份的时候,托木斯克城里的俄罗斯人,看到城外的楚军都是傻眼的……

尼玛,这楚军向西扩张的速度,比他们当年向东扩张还要快。

他们俄罗斯人用来几十年的时间一路从欧洲杀到太平洋沿岸,已经是属于超级快速的的那种了。

但是这些楚国人呢,从发动大规模攻势西进开始,到现在也才第两个年头而已。

但是这两年里,楚国人愣是横跨几千里直接杀到了托木斯克城下。

楚军在第一年就拿下了勒拿河以及叶尼塞河中上游,控制了叶尼塞斯克这个战略要地。

第二年,也就是今年已经完全控制了叶尼塞河流域,并继续西进杀到了托木斯克城。

尼玛,这比他们俄罗斯人的扩张速度都要快,而且是快得多。

他们俄罗斯人自然是不知道,楚军这两年看似飞速的进展,实际上都是建立在过去十几年里对北方地区的持续经营上的。

在北方战略正式发起时期,大楚帝国可是在北方的小北海府地区里投入巨大,硬生生在远离中原腹地的库尔城里修建起来了一座兵工厂,并完善了草原大补给线。

而在这之前,实际上还有耗时更久,更复杂的前期开拓时期。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库尔城的建立。

当时为了建立库尔城,而且后勤保障又不通畅的时候,其实楚军打的不容易,只能是依靠几百千把人的兵力作战,前后打了七八年,才把这片地方才占领主,最后才在库尔城里建立了城池并进行屯垦,建立兵工厂。

而有了库尔城,实际上才有后面的一系列北方战略。

没有库尔城在后面撑着,楚军也不可能西伯利亚地区维持这么多的兵力,更别说动不动就聚集大几千军甚至一两万兵力和俄罗斯作战了。

这里头用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