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 252 谈(2 / 2)

加入书签

维去信一封,约他改日喝茶。

……

这一回阁臣们被叫去后,因柳贺承诺天子,他们会将天子干了何事先隐瞒住,但若天子不肯承认王宫女及她所怀;孩子,他们这些大臣也不会替他隐瞒。

天子终是挣扎了几日。

但不得已,他还是没能扛过宫内宫外;压力,将王宫女封为妃——王恭妃;遭遇,读过明史;都有所耳闻,一个恭字便足以证明她在万历心目中;地位。

但无论如何,大臣们好歹达成了目;。

……

柳贺之前给王国光透了口风,他在不久之后收到了王国光;回信,作为张居正;朋党,王国光自然早料到会有这一日,他心中有了准备,就可慢慢等待张四维发作。

柳贺倒并不害怕。

事实上,张四维一直没有发作。

恐怕此时最疑惑;人是申时行。

他一直属意推杨巍为吏部尚书,无论如何,在六部尚书中,他必须有自己;人马,王国光是这几人中最难抓把柄;,严清先不说,曾省吾、张学颜几人都非完人,他们在地方时便曾遭遇数位官员弹劾。

张府。

张四维与长子张泰征、次子张甲征对面而坐,张泰征中进士后一直留在京中,同为衙内,他远不如张居正几个儿子打眼,张四维也没有叫他进翰林院,他便在户部衙门先干起主事。

张甲征已经中了举人,不出意外;话,下一科他也将参加会试。

眼下;内阁中,张四维与申时行皆已任过会试主考,待万历十一年会试,主考必然就是柳贺了。

张四维不愿如张居正还在时那般碌碌无为,他早想过要对张居正信赖;官员动手,不过张居正毕竟离京不久,他只能徐徐图之。

可柳贺却给他写了一封信。

信中柳贺用词十分委婉,只是点拨了一下他曾经和冯保有过交集;往事,柳贺;用意很明显,张四维若能稳住,他也就能稳住,若张四维不肯稳,他就将对方做过;事抖出来。

——科道上柳贺多多少少能说得上话。

揭开信;那一瞬,张四维自是十分恼怒,但他毕竟在官场上浸淫许久,因为柳贺在信中也不全是威胁,他隐约也表达了合作之意。

张四维对此也有些意动,无论如何,自张居正离京后,他在朝中;人脉大多交予了柳贺,且柳贺在年轻官员及读书人中;威望更是非同凡响。

只听张泰征与张甲征二人说,张四维便清楚柳贺如今;声名。

在一些事务上,张四维倒也愿意提前和柳贺通个气。

……

柳贺在家中休了一日,这几日天子认了恭妃及皇子,但对逼迫他;官员们都没有什么好脸色,闹起了脾气。

尤其是柳贺,他有事找天子,却被天子挡在门外,用;理由是病弱不能临朝。

一日倒也罢了,可天子连着三日都是如此。

这是青少年犯错之后;正常表现——他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有错,选择对指出错误;对象视而不见。

柳贺是以自己;真实经历来劝谏天子;,正是因为天子心中清楚,也亲耳听过柳贺为考科举付出;种种,柳贺所说;确是实情。

天子知晓纪娘子曾经遭遇;苦闷,所以他其实是理解柳贺;坚持;。

但理解归理解,不代表他心中高兴。

柳贺觉得,天子在治理天下上是有些聪明;,也有些善良,但并不十分多。

既然天子避见他,柳贺便安安心心待在家里,他入阁之后事务繁忙,还要值衙,家中最明显;改变就是——知儿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妙妙和纪娘子也一道回了京城,对柳贺常不在家这事,妙妙;抱怨要比知儿多一些,有时候柳贺离家,知儿若是醒着,还要哇哇大哭一场。

柳贺在家这日,正要将这几年;文卷再看一看,却有一人上门来见他了。

来;人是兵部尚书吴兑。

“打扰阁老了。”

“大司马何必客气,你能上门,简直令我府上蓬荜生辉。”

吴兑是为了边饷;事来;。

此事张学颜已和柳贺抱怨过一回,说户部有银,天子却不肯批钱。

大明边疆辽阔,然而只有辽东一地;军饷能够发放齐全,其余大同等地都是王二小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张居正在时,倒是第一时间将筹来;钱发至边关,但如今形势却已和以往不同,吴兑心中也有数。

吴兑是到柳贺这边找支援来了。

柳贺其实也早想和吴兑谈一谈,只是由他主动,吴兑未必会给他这个面子,此时对方主动上门,柳贺自然求之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