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想要长生不老的帝王(1 / 2)

加入书签

第七章:

这场战争打的很辛苦。本就守在边境的帝国第一的大将出马了,因为前几年平叛有功被太子推荐,最近几年一直在磨练的小将也出马了。

小龙看到后来,它简直都看呆了。

“这……这个地方怎么那么难打啊?”小龙忍不住问身边的墨时雨。“他们之前不是一直不敢过界吗?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厉害了?”

“他们发现的有些晚了。”墨时雨的视线落在了那片水镜之上,她微微的勾起了一个笑容。

“不过也不算晚。还来得及。之所以会这么兴师动众只是为了用最短的时间把他们拿下。”

小龙看着墨时雨,这次墨时雨难得的耐心解释了起来:“战争拖的时间太长了总归劳民伤财。其他的时候也就算了。这次的战争还是太子提议的。”

“所以说—这次那个皇帝是为了太子?”

小龙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那个压迫力那么强大的人会为了太子……?

还是皇帝和太子诶!还是民间有声望的太子……

小龙觉得他现在要重塑三观。墨时雨似乎还很乐于看到小龙这个样子。因为很有趣。

还不知道被定义为‘有趣’的小龙懵懵的看向墨时雨:“墨墨,你说皇帝这次会不会后悔出兵了?”

“不会!”墨时雨很肯定的说。“不但不会后悔出兵,他现在应该很庆幸。如果再任由其发展,到那时才是真的不好打了。”

依照这两位将军的实力或许他们也可以彻底击溃他们。但付出的代价、要做的准备都要更多。

“真的吗?”小龙似乎有些怀疑地问。

这确实是真的。在接到前方的战报的时候,赵城的心里的确出现了名为庆幸的想法。

如果不是太子提出,他的确是没打算这么早就打。可现在看来,还好。他选择打了。

这场仗整整打了三个月。三个月后那块土地彻底的归入了大启国之内。两位将军都暂时留在了那里。

新的官员也很快就到位了。

接下来是漫长的稳定的阶段。不过这也不是大启国第一次做这事了。已经快形成模式了。

接下来他们再打下来多少个地方他们都能应付得了。大启国的官员们几乎上上下下都这么想。

这场战争结束以后,太子终于被召回了京城。按照皇帝的说法,他也在外边待太久了。

明明是您把我派出去的。太子默默在心里吐槽。

太子回京以后,赵城这边倒是没有什么不同。除了每天上书的劝谏变成了当面的。

好吧。因为赵城政策的改变。太子的劝谏数量比起一开始的时候可是少了很多了。

偶尔他还能看见太子夸了他。

在太子回京的第二年,有一条消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了出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传的很广。

‘太子意图造反’。小龙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它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皇家父子不论是在哪个世界总归是会走到这一步。只是太快了啊。明明去年还会为了太子……

“不要先入为主。”墨时雨提醒了它。

这流言不是皇帝传出来的。小龙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可这种流言一旦传出来……

一旦传出来即使是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赵城明显的恼怒了。他狠狠的砸了手里的奏疏。让人把太子叫了过来。

太子就是这么顶着皇帝的火气来的。

这次的流言太子其实也听说了。但他自认问心无愧。所以他并没有打算采取什么行动。

只是让父皇发这么大火,他不由得苦笑。

“你平常不是很厉害吗?”赵城看起来真是气急了。“怎么?想要造反的消息都传到这里了还嫌不够?”

“儿臣绝无此意。”太子小心翼翼地说。

“你是我大启国的太子。”赵城微眯了双眼,“怎么能让不知哪里的宵小算计了?!”

这种流言传出来的目的无非就只有一个。把他的太子拉到他的对立面。赵城冷笑。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不过是一些小伎俩而已。最让他气愤的是太子对此毫无作为。

太子抬头惊讶的看向了他的父皇。“是儿臣疏忽了。”

“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朕希望你能在流言传到朕这里之前平息。”赵城看了太子一眼。“不要让朕失望。”

“这皇帝也太霸道了吧?”小龙一边看着水镜,一边忍不住吐槽。“明明太子才是受害者啊。”

“他只是怪太子明明有能力平息这件事,却什么都没做。”墨时雨解释。“这会令太子地位不稳。”

没错。这件事影响的的确只有太子而已。皇帝本来就是君,还是极有威严的君,无论怎么样他都是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