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长恨歌(2 / 5)

加入书签

杜秋娘上前,附耳道“袁大监一早就来找了将军一趟,我奉茶时,听他提及了吴怀实。”

吴怀实的案子使得寿王李琩被赐死,杨玉环也险些受到牵扯。因此,杜秋娘听到“吴怀实”三个字之后,不顾陈玄礼屏退左右的吩咐,绕到了厅后偷听了许久。

杨玉环坐在那听着,眼中的好奇之色逐渐变成了凝重,还带着些许惊慌。

事情很复杂,但她听懂了。在吴怀实已经身死了快两年之后,袁思艺终于是相信了他所说的荒谬之事,废太子李瑛被误杀的那个儿子可能没死,有可能就是薛白,而袁思艺也找到办法证实此事了。

“这是机密,你万万不可告诉旁人,切记切记。”

杨玉环嘱咐了杜秋娘,让她回去只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之后,使人去把谢阿蛮招来。

“你去一趟三姐处,与薛白言……”

杨玉环话到一半,想到事涉机密,不宜让人代传,遂话锋一转,道“告诉薛白,务必要带着烟花进献。我有十万火急之事告知他。”

谢阿蛮听了,笑道“贵妃为了看烟花,打算诈薛郎一诈吗?”

“就当是吧,你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带进宫,哪怕是绑也将他绑来。”杨玉环不作解释,挽着彩带起身,“我去央圣人,今夜再看烟花,他若不来便是欺君。”

~~

李隆基也喜欢烟花,但并不是因为爱看那璀璨夺目的光彩,而是因为烟花能为他璀璨夺目的功绩添彩。

他今晨做了个梦,梦到高仙芝击败了大食,把那黑色的旗帜当作战利品,与沦为俘虏的大食国王一起送到了长安。献俘大典上,有漫天的烟花腾空而起。

如今他愈发自认为已得天眷,觉得梦是一种预兆,这场胜利是必然的。醒来后,此事便暂时被抛诸于脑后,享受了元载进奉来的美人的服侍,十分满意,遂把这位新任的花鸟使召来勉励了一番。

朝中有臣子众多,在职位上做得再出色,能得圣人召唤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元载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觐见时妙语连珠,使得李隆基甚是开怀,吩咐赐宴。

正此时,宫人禀报,贵妃求见。

李隆基哈哈大笑,与元载莞尔道“太真一向悍妒,这是要来寻你这花鸟使的麻烦了。”

“那,臣告退?”

“退什么?”李隆基脸一板,“你可得替朕扛住太真的怒火。”

元载一愣,接着见了圣人眼中的促狭之意,方知这又是一句玩笑话,连忙苦笑道“臣惶恐。”

他觉得圣人真是个妙人,不仅是从古未有的贤明,还平易近人。

不多时,杨玉环到了,但并非来找麻烦的。她看也不看元载,只顾着向李隆基万福,道“三郎,天很快就要黑了,臣妾想看烟花。”

李隆基反而能体谅烟花使的难处,道“烟花不易造,薛白手里恐是不多,离千秋节也不剩几日……”

可说着说着,他见杨玉环那可怜巴巴的神色,当即大手一挥,豪气冲天道“放!下旨召薛白入宫,告诉他手里还有多少烟花都放给太真看。”

“三郎真好。”

元载垂首在旁,见此一幕,再次意识到了他与薛白的差距。他任花鸟使,挑选出绝世的尤物献入宫中,只能算是比普通人做得好些;而薛白所做的却是旁人根本无法做到之事,乃是世间独有,故能得圣人、贵妃都看重。

若无意外,今夜又会是一场欢宴,李隆基已做好准备享受这份轻松愉悦。

可偶尔总会有一点意外出现,杨国忠再一次送来了一封“不敢擅专”的奏折,李隆基打开一看,脸色瞬间阴翳了下来。

“这是真的?”他的语气像是暴雨前的天气,沉闷隐隐蕴含着惊雷。

杨国忠连忙低下头,答道“臣已遣驿乘前往安西确认,或需一些时日……”

话音未了,那奏折已砸到了他的头上。

李隆基含怒叱骂道“伱这宰相是如何当的?!”

在他眼里,杨国忠最不如李林甫之处,就是还不能独自处理好所有政事,让他安心放权,眼下竟拿出如此糟心之事让他头疼。

“臣……高仙芝跋扈,并不听臣的政令。”杨国忠无奈,只好把责任都推到高仙芝头上。

李隆基挟怒道“把军使召来,朕亲自问话。”

见此情形,杨玉环不敢再叨扰,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大殿。

她知圣人心情不好,该是不宜再放烟花的。可正因为圣人心情不好,更不能让袁思艺在查的事爆出来,遂又遣人去催薛白入宫。

~~

薛白是日正在陪颜嫣、李腾空一起画画,画的是昨夜的烟花。

她们两人都很擅长书画,其中,颜嫣擅画是薛白早便知晓的,而李腾空擅画则是这几日聊到李思训之事,薛白才逐渐了解的。

他愈发觉得李腾空是一个宝藏,有许多可以发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