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闹翻(1 / 2)

加入书签

徐秀才的爹娘不胜其扰,于是干脆就关了门在家,谁来敲门都不开。如此闹过几日,徐家人听周围邻居说徐秀才把他爹娘接走了,说是接去县城见见世面,一直都没回来。那些人这才怏怏离开,走的时候还说他们总会回来,过几天再来之类的话。

邻居们也觉得徐家大家族的人做得太过了,以前徐秀才爹娘省吃俭用为了送徐秀才去书院,向不少人都求助过,他们家族的人压根没搭理,现在眼看人家要起来了,眼巴巴的找上门,也不嫌丢人。所以都乐意帮他爹娘瞒着,他们有时候在外头,如果有人看到徐家人过来,都会让他们先躲一躲,不要见那些人。

按说同村的人关系都很好,但就有那么几个婶子大娘嘴碎得很,平常嘴碎别人徐家爹娘也就不管了,他们本就不爱凑热闹。有那力气还不如多找点活做,还能挣几个钱给儿子买纸笔。但这次不一样了,他们虽然感念邻居们帮忙对付大家族的人,那些人也很久没有找过来了,恐怕真以为他们去了县城。但他们也知道瞒不住的,尤其是私塾开修之后。不过这是村里的大事,如果他们想闹,大概村里人都会帮他们。

他们感念村里人帮忙,可那几个嘴碎的居然还在说徐秀才跟吴曲莲的事,夫妻俩有点忍不下去了。别说他们无心为儿子纳妾了,就算有心也不该是现在这个时候,他还要考试呢,正妻都没娶,纳什么妾?

何况儿子跟他们说过以后即便娶亲,都只会娶一个人。虽然吴家大丫头有能耐会干活,但到底徐秀才已经是秀才了,就连书院的夫子都曾夸过他大才,所以他以后很可能还会往上考。他们不是嫌弃吴曲莲,而是两人之间的距离相差太大,并不一定真能走到一起。

他们的儿子未来的前程即便是未知的,但也不会是在乡下,而吴曲莲如今的名声……说来是被她后娘毁了,只能说命不好。

他们不希望听到外面有编排儿子跟吴家大丫头的流言,所以那些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甚至不惜在他们跟前打趣的时候,他们真的翻了脸。

彼时吴曲莲跟王婶还在山地忙活,只是翻翻地种些菜,所以王婶问她要不要多请些人时,她说她们两个就够了。反正学堂还没有开始建,他们有的是时间。村长说天麻种也快到了,到时候他去镇上领回来,大家一起种。

吴曲莲自然愿意,有人跟她一起分摊种天麻的成本,她求之不得。两人决定辛苦一下花两天时间把山地全翻了,村长头天下午还给借了牛,这么忙活直到傍晚,跟王婶交好的两位婶子跑到山地来寻她们,说是徐秀才的爹娘出事了。

吴曲莲吓了一跳,如今徐秀才算是她的东家了,老板的家人出了事,老板没在家,她理当照看一二的,于是丢下手里的活忙问,“出什么事了?”

“跟几个婶子打起来了,说是她们嚼徐秀才的舌根。要我说那几个人嘴巴是真的臭,几十年是改不了的。但是徐婶子他们实在没必要计较,她儿子都是秀才了,要是传出去跟普通村妇一样跟人打架,徐秀才的脸往哪搁?”

“话虽然这么说,便徐秀才是今年才考上秀才的吧?考上之前他爹娘就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甚至比村里人更勤奋,这都是大家看到的。现在也不能强求一遭徐秀才飞上了枝头,他们就脱胎换骨不是乡下人了。太强人所难了。”

吴曲莲和王婶赶到晒谷场时,那里已经很热闹了,村长也过去了,但好像也是刚到,正轻言细语劝着徐秀才的爹娘。

吴曲莲相当无奈,这些嘴碎的婶子大娘也是,平常在她这个年轻人耳边说些什么也就罢了,她并非这时代的人,多少还是能承受得住。虽然心情不会好,路上碰见也会冲她们翻白眼,能把关系搞多僵就搞多僵。但你为什么要对徐叔徐婶说?说了你又跟人家说你是在开玩笑,那人家受到的伤害呢?不是身上有伤才算伤害的。

村长一听前因后果也怒了,虽然几个婶子大娘紧跟着道了歉,甚至还说自己被徐婶抓伤,都是秀才爹娘了,怎么如此不稳重。

这话还不是三两个人这么说,几个婶子家的儿子媳妇也跑出来这么嚼舌根,吴曲莲甚至都觉得他们活该是一家人,媳妇婆婆既然这么爱嘴碎,为什么不在家把话说完?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嘴碎的就该掌嘴,这是世道规矩。你既然觉得他们是秀才老爷的爹娘,怎么还敢在外面编排徐家人的事?”吴曲莲不得不站出来,因为那是她东家的爹娘,她还得靠着徐秀才挣钱呢。万一他爹娘觉得她在村里名声不好,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声誉,不让她做工了怎么办?

不就是得罪这些婶子大娘吗,以往说她的时候她还能忍,但她其实早想找个由头发火了。之前觉得大家都在一个村里,或许还能互相照应一二,现在看来照应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事,但惹到她头上让她不高兴了却是现在正在发生的,给她们脸了见她不计较好欺负。

“这还没进门呢就帮上了,果然是想进徐家门的吧?”

“徐叔徐婶,村长,看到了吧,没有的事现在这些人还在编排,既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