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留宿(2 / 3)

加入书签

老郑啊,忙了一早上,就钓上来这点小虾米啊?你这高档鱼竿,还不如我那根便宜竿子好使呢。”

郑青松悻悻地说:“天太热了,鱼都不爱动……别看这鲫鱼小,有十几条呢,苍蝇腿也是肉啊。”

郑好笑笑:“行了,赶紧进屋吃饭吧。”

打发走郑青松后,郑好双臂抱怀,挡在韩澈面前,视线落在他乱蓬蓬的鸡窝头上,嘲笑道:“小伙儿这造型挺别致啊,昨天还是都市精英,今天就成了乡村非主流。”

韩澈早上洗了把脸就匆匆出门了,没来得及整理发型。他面色微窘,小声问:“你家有定型喷雾吗?”

“有。”郑好“呸呸”两下,往手上喷了点口水,然后合掌搓了搓。

韩澈:“……”

口水……不会发臭吗?

他指着地上的水管,试探地问:“就不能用自来水吗?”

“口水才有黏性啊。”郑好张开双手,怂恿道,“来嘛。”

韩澈无奈,只好微弓着背,脑袋凑到她面前,像一只等待主人抚摸的温顺大狗。

郑好十指插进他的头发里,指腹抚摸着他的头骨,把指间的头发往后捋了几下。

她的指腹触感柔软,韩澈头皮传来一阵酥麻,顺着后颈慢慢往下蔓延。

他一时乱了心跳,耳根也开始发热,慌忙垂下眼眸,试图转移注意力。

几只母鸡在脚边转悠,发出咕咕的低鸣。

郑好丝毫没有察觉到他的异常,微微蹲下身,在他额头两侧扒拉出几缕碎发,稍稍整理了一下。

“好啦。”

韩澈直起身,撇开视线,不自然地挠挠鼻尖,“谢了。”

--

中午吃过饭,郑好和韩澈收拾行李,准备回城。

冯玉兰一边提着大包小包往后备箱里塞,一边叮嘱郑好:“这两包是泥鳅,已经炸好了,可以直接吃;这两袋鲫鱼已经用盐腌过了,记得放冰箱冷冻层,每顿煎几条;这两袋是鸡肉,已经给你剁好了,想炖汤或红烧都行;还有这包卤花生……”

絮絮叨叨半天,郑好听得头晕脑胀。她抱住冯玉兰的胳膊,佯装抱怨道:“妈,你是不是嫌贫爱富啊?见到人家开车来的,就塞这么多东西。我以前怎么就没有这种待遇呢?”

冯玉兰凉凉地瞥她一眼,“你以前往家里提过东西吗?”

郑好噎了下,讪笑道:“咱们一家人,还提什么礼嘛,多见外。”

冯玉兰点点头:“也对,所以这些东西都给小韩吧,你就别拿了。”

郑好:“……啊?”

韩澈别过头,偷偷憋笑。

冯玉兰大获全胜,露出得意的笑:“不是你说的吗?咱是一家人,不计较这些。”

--

车子驶出乡间小道,匀速行驶在进城的主干道上,天空湛蓝如洗,远处青山连绵起伏,车窗开了道小缝,清爽的风吹拂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

车载音响正放着一首英文歌,听着像是英伦摇滚,节奏舒缓,旋律柔和,主唱的嗓音迷幻,却颓而不丧。

这种曲风让郑好联想到了另一支乐队:“对了,白牙乐队好像要在江城开专场了,你不是喜欢他们吗?”

韩澈一愣:“你怎么知道?”

“上次音乐节,他们在第一舞台,你为了帮我抓老鹰,没去成他们的现场,我看你还挺失望的。”

韩澈回忆片刻,淡笑道:“还好,也谈不上喜欢,就是开车的时候听得多。”

“那就是喜欢啊。”郑好一口咬定,提议道:“咱们去听吧?我来搞定门票。”

韩澈笑容舒展:“行啊,记得找我报销。”

这个话题结束,车厢里安静了片刻。韩澈又想起刚刚冯玉兰的叮嘱:“对了,后备箱里的东西,你都拿回去吧。”

郑好眉头一挑:“怎么,嫌弃咱们农家土特产啊?”

“我哪儿敢啊?”韩澈哭笑不得,“你知道的,我平时很少做饭,这些好东西给我也是浪费。”

郑好想了想,“也行。到时候我做好了,给你送一份过来。”

“行啊。”

又有见面的理由了,韩澈心中无限欢喜。

又安静了会儿——

“哎,韩澈。”

郑好突然点名道姓,倒让韩澈有些不适应。他心头一跳,侧眸瞥她一眼,语气也不自觉严肃起来:“怎么了?”

郑好侧身望着他,认真地问:“你这两天玩得开心吗?”

韩澈想都没想,回答道:“开心啊,你干嘛问这个?”

“那就好,我还怕你不适应农村生活呢。”

韩澈沉吟片刻,说:“在哪儿生活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什么人一起生活。我觉得你的父母都很好,家庭气氛很轻松。说实话,我还挺羡慕你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