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 仰星计划(2 / 3)

加入书签

室,道“二位这边请,里面详谈!”

两人跟着他进入了会议室,落座后,后者大手一挥,椭圆形桌面上出现了一个几乎覆盖了全部桌面的大型全息屏幕。

他单手再一拨,随着屏幕的滚动,全息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被掏空的巨型山洞,随着分画面的相继弹出,整个山体的布局和构造如现实般地呈现在了眼前。

被掏空的巨型山洞由西向东呈辐射状延伸而去,犹如一条笔直的主道连接着两侧呈辐条状的辅道,即主体是一条长约100公里、宽约3公里、高约1500米的主道,两侧斜着连接着20几条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高约1200米的辅道。

主辅道上均铺设有超宽型铁轨,主铁轨上面是星际战舰的不同模块和单元,它们均来自于辅道,辅道的作用就是一个个零件制造和装配厂。

此外,在主辅道的上方均安装有功能各异的巨大吊装设备。

主道上所有星际战舰的不同模块和单元所需的零件,都需经过位于不同辅道上的零件制造和装配厂的加工和制造后,才能运抵到主道上进行下一步的装配。

“这就是神秘的仰星计划?”周芸盯着全息屏幕、眼睛放着光。

卢智青点点头,然后信心满满地说道“仰星计划实际上是一个超级星际战舰制造工程,它将生产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先进的第四代星际战舰,有了它们,我们就有实力和底气与泰伯星人决一死战,就能将他们赶出太阳系,夺回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四代星舰?与第三代太淼级相比,有什么先进的技术?”刘翰洋问道。

此话刚一出,刘翰洋就觉得自己太冒失了,如此绝密的超大型工程,怎么会向他详细介绍呢?但出乎意料的是,卢智青似乎并不在意,并没有将他和周芸当成外人,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第四代星舰是在第三代星舰“太淼”级的基础上、经过吸收泰伯星人和暗物质人先进的制造理念和工艺,经过大胆革新和技术研发后设计和生产出的新一代主力星际战舰。

与“太淼”级相比,它缩减了6成的生活、娱乐等设施,拓宽了武器的承载和配比权重,优化了舰体结构和材料,加装了更为先进的曲率引擎,使其更像一艘具备超远程星际航行能力的大型宇宙深航型军事作战平台。

此外,列装了新型的武器系统和全新的星际导航模块,特别是在舰体防护上,摒弃了以往保护时间短、防护力相对较弱的暗物质防护屏障,采用了新逆向研发的、来自于暗物质人的“光盾”技术,使得星舰的存活率和舰体的防护力比之前提高了3倍之多。

刘翰洋和周芸听得津津有味,近乎有点应接不暇了,没想到卢智青下面的讲解更让他们震惊。

原来,基于重力和保密性的原因,星际战舰的硬件制造放在了地球上,也就是被掏空的麦克唐奈山脉里,而星际战舰的武器系统、软件及电控系统和大型星际导航设备以及超级中心控制系统、核心计算部件全部放在了火星领地上。

震惊过后,问题也随之出现,沉积在刘翰洋和周芸脑海里的问题相当之多。

“这样一个山洞一年能生产多少艘星舰战舰?”周芸问道。

“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一艘星际战舰的生产和制造实际上是分为两部分,地球上负责硬件,火星上负责软件,然后再进行最终的组装,还有,地球上的制造也并不是星舰的整体外形和成品,而是分模块化和单元进行批量制造,所以,我不能给你一个准确的数量。”卢智青回答道。

“大概多少?”

卢智青淡然一笑,大手在全息屏幕上一挥,另一个类似的山洞出现了,他指着里面火热的制造场景说道“像这样的山洞、准确地说星舰制造工厂,我们总共有19个!”

“19个!?”刘翰洋和周芸异口同声道。

“整个麦克唐奈山脉已经被我们掏空,除此之外,还有位于南边的马斯格雷夫山脉,也近乎被掏空,两个加起来总共有19个超级星舰制造工厂,它们负责批量制造星舰的不同模块和单元。”

卢智青稍微停顿了一下,大手又在全息屏幕上一挥,19个全息分画面出现在了刘翰洋和周芸眼前。

“结合上面,我现在来回答你所提出的产能问题。”卢智青指着全息画面继续说道,“我们共有19个这样的超级星舰制造工厂,每个工厂每年可以生产星舰的6个独立模块和单元,而一艘星舰是由12个独立模块和单元组成,这个项目我已经负责了9年,6年前开始大规模投入生产,你们可以算算产能。”

周芸聚精会神地算了起来“每个工厂年产量是6个独立模块和单元,而每艘星舰19个”

“每个超级工厂6年可生产36个星舰模块和单元,19个超级工厂6年来总共生产了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684除以12就57,也就是说,6年来,你们总共生产了57艘第四代星舰。”刘翰洋面不改色地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