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子妃(1 / 2)

加入书签

景帝六年冬,帝下旨阳信公主和亲匈奴单于。

阳信公主和亲后宫里来了位贵客。

陈阿娇看着屋内的少女问门口的道:“那是哪家的姑娘?”

那侍女回道:“回翁主,那是太后娘娘的侄孙女,名绾。”

陈阿娇心里有了主意,笑着走进殿内:“外祖母从哪儿找来的美人儿,把阿娇都比下去了。”

那女子欠身行礼:“参见翁主。”

窦太后笑着说:“这个是我的侄孙女叫窦绾。”

陈阿娇抱着窦太后的手臂:“不知我与这位绾小姐谁大些呢?”

窦太后想了想:“阿绾比你大一岁,是姐姐呢。”

窦绾推辞:“太后娘娘,臣女如何敢与翁主称姐妹呢。”

陈阿娇起身牵住窦绾笑道:“确实不该是姐妹,这日后我该叫姒妇还是娣妇就不知道了。”

窦太后笑道:“你这孩子,那你看看这些个兄弟中谁能与阿绾相配。”

陈阿娇认真分析道:“鲁王有口吃,长沙王封地贫瘠,赵王为人巧佞,胶西王为人贼戾又不得近妇人,中山王喜好酒色,胶东王如今才六岁,清河王更是年幼。”

窦太后思索片刻:“那这些个兄弟就没有一个能与阿绾相配的了。”

陈阿娇笑道:“外祖母,长兄如今还没有娶妻呢。”

窦太后有些惊讶:“须儿?”

陈阿娇叹了口气:“外祖母,大哥虽没有能力但他是长子日后承袭堂邑候的爵位也是一个列候,何况次兄娶的是隆虑公主,阿娇又要嫁给江都王,也不算辱没了阿绾姐姐,况且阿绾姐姐嫁给长兄就能留在京中,时常入宫陪伴外祖母了。”

窦太后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理便点点头道:“那改日就叫她们两个见一见。”

陈须虽能力不怎么样但生的一副好皮囊,窦绾也挺满意的。

于是

景帝七年,春,馆陶长公主长子堂邑候世子陈须娶窦太后侄孙女窦绾为妻。

景帝七年,夏,堂邑候世子夫人窦绾有孕月余。

景帝七年,秋,馆陶长公主次子堂邑候次子隆虑候陈蟜尚周夫人之女隆虑公主刘婉。

景帝七年,冬,江都王刘非迎娶馆陶长公主之女翁主陈阿娇为王妃。堂邑候世子夫人窦绾诞下长子陈忠。

大婚次日江都王刘非封太子,江都王妃陈阿娇封太子妃。

此举无异于告诉众人陈阿娇不是嫁给太子,而是她嫁给谁就是太子。

景帝八年正月,太子妃陈氏有孕。

至此刘、窦、陈三家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众人聚在长信宫,程皇后恭维道:“如今世子夫人和太子妃都有了身孕,今年秋天就四世同堂了。”

周夫人与馆陶长公主是亲家也开口:“这也是世子夫人与太子妃福泽深厚,换了旁人哪有这样的福气。”

当下就有一个小妃嫔接话:“可不是,瞧瞧那临江王快三十了膝下连个翁主都没有。”

馆陶长公主闻言不悦:“好好的提他做什么。”

小妃嫔这才意识到错了,低垂着头:“是,臣妾知错。”

窦绾见此与窦太后道:“听说阳信公主为匈奴单于生了两个儿子,若日后公主之子可以承袭单于之位,那这么多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窦太后点头:“嗯,希望阳信可以争气些,叫大汉不要为难。”

窦太后对于这个只见过几次面的孙女自然没有太多感情,若她争气能维持大汉与匈奴的和平那她就是一个有功之臣,若她无用,等大汉与匈奴开战那就全当汉宫没有她这个公主了。

“臣妾听说匈奴有个习俗,叫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若公主的儿子当了单于也就罢了,若公主的儿子没有当上单于,那么公主还要嫁给新单于。”

一句话让众人都沉默了,大汉民风开放,寡妇再嫁也不是什么事儿,可嫁了老子再嫁小子,这就……

最终还是窦太后开口:“既然嫁到了匈奴那就入乡随俗,她之前那些公主怎么做她就怎么做。”

阳信公主之前的公主有的比单于死的早,有的再嫁给与自己年纪相仿的新单于,有的不愿意再嫁自愿给老单于殉葬的,这就看阳信公主如何选择了。

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将阳信公主接回大汉,大汉目前还没有能力与匈奴抗衡,和亲是唯一的办法,也就是说阳信公主此生绝无回大汉的可能了。

景帝八年八月,太子妃陈氏诞下嫡长孙,帝赐名刘元

景帝九年正月,窦绾诞下长女陈欢

景帝十年十二月,太子妃陈氏诞下次子刘亨

景帝十一年二月,窦绾诞下次子陈孝

景帝十三年五月,太子妃陈氏诞下三子刘利,窦绾诞下三子陈仁

景帝十五年九月,窦绾诞下四子陈义

景帝十五年十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