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寿辰(1 / 2)

加入书签

如今李敏峰和叱云南平定了北凉的叛乱,李家和叱云家自是风头无二,如此一来李老夫人的六十大寿自是宾客如流水。

姐妹四人与一众宾客贺寿后李常茹上前一步:“今日是祖母六十大寿,孙女有一礼物呈上为祖母庆寿。”说罢喊了一声:“蓉儿。”

话落蓉儿便与另一个侍女捧着一个卷轴入内,宾客也称赞道:“这三小姐真有孝心。”

旁边的夫人附和道:“是啊,是啊,也不知道是什么礼物。”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蓉儿与另一个侍女将卷轴展开,李老夫人欣喜的问:" 常茹,这百寿图是你亲手绣的?"

二夫人连忙道:“可不是吗,常茹为了这百寿图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呢!眼睛都快熬坏了。”

李常茹淡淡一笑:“常茹想为祖母尽孝心一针一线马虎不得。”

李老夫人满意的看着李常茹,这时一位夫人开口:“这长幼有序,不知道大小姐给老夫人准备了什么礼物?”

这下一众夫人的便露出嫌弃的表情,男人们对这种事情无所谓,可一众夫人们不一样,谁没有几个没本事又糟心的妯娌,生出来的侄女也爱出风头,如今瞧着李常茹更是不喜。

李长乐微微一笑似没有察觉一众夫人的表情:“长乐的礼估计是不如三妹了。”

方才那位夫人道:“这寿礼不在贵重而在心意。”

李长乐朝檀香示意,檀香带着两个侍女捧着锦盒上前,常喜问道:“大姐这是什么呀?怎么神神秘秘的。”

檀香在李长乐的眼神中取出锦盒中的东西,与另一个侍女展开,李长乐道:“这是孙女为祖母绣的松鹤延年图。”

待李长乐说完后檀香与另一个侍女拿着绣图转了一圈。

人群中不知是谁惊呼一声:“这是双面绣!”

“大小姐不愧是大魏第一才女”

“是啊,琴棋书画,针黹女工,李大小姐认第二可没有人敢认第一”

“我家那丫头若有李大小姐一半,不,一星半点的聪慧我也谢天谢地了”

“是啊,是啊”

在一众人恭维李长乐之时,李常茹又羞又气的低着头,这就是现实,在这个拼爹拼娘的时代,尚书与叱云家嫡女所出的女儿就是比一个外放的小官和商户之女更尊贵。

二夫人心疼的拉着李常茹的手,李长乐暗暗叹气,这母女二人还没有认清自己的地位,她们母女三人若有骨气早就随男人外放了,何苦留在京城心不甘情不愿的寄人篱下呢,说到底还是因为京城权贵多罢了。既然吃人家的,喝人家的,用人家的,就算不夹起尾巴做人,也要安分守己,这种大的聚会哪有让你出风头的。人家让了那才是你的,人家不让你就是班门弄斧,李长乐能不知道一众姐妹送什么吗?就算李长乐今日也送了百寿图二房也不能说什么。

李长乐看着这气氛道:“常喜,将你的礼物也拿上来吧。”

李常喜连忙拿出基本书:“祖母,你也知道常喜身无长物,刺绣什么的更不能和姐姐们比,这是常喜亲手抄的佛经,还请祖母不要嫌弃。”

李长乐也上前一步抓起李常喜的手:“祖母你看,四妹为了抄这些手都磨起泡了,祖母别看这些少,常喜为了给祖母抄出最好的来都抄了上百份呢,这些个才选出这么点儿来的。”

李常喜是李家最小的孩子,平时没有人注意到,今日才发觉李家有李常喜这么一个人,不过,李常茹和李常喜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妹,怎么李常茹刺绣熬眼睛二夫人知道,李常喜手都那样了二夫人居然一句话都没有说,这未免也太偏心了。

众人又瞧着李长乐对二人的不同,不由的内心嘲笑李常茹,你要是乖乖的在李长乐后面献礼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李老夫人也道:“祖母知道,祖母都懂,常喜有心了。”

李常茹这时开口:“二姐怎么不在?”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李常喜道:“刚才还在的,怎么不见了。”

李常茹诺诺道:“常茹听说二姐身边的侍女总是往府外跑,听说还和戏班子的人混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长乐见此与宾客道:“我那二妹回府不久,三妹口中的侍女也是从乡下带回来的,只不过规矩不大好,但二妹从小不在府里若将那侍女赶走二妹难免不舒服,便留在二妹身边做个粗使侍女了,她们两个来京城不久,她们两个还小大概是一时贪玩,长乐这就叫人去找。”

没等李长乐吩咐外面就响起锣鼓声,李老夫人面色难看,一众宾客见此也是抱着看戏的表情出了门。

院子里不知何时摆了大鼓还有几个木桩以及两个舞狮。

“哪个好人家的姑娘做这个啊!”

“对啊,这戏子可是下九流的东西,好好的名门贵女不当偏和戏子为伍。”

“这种不安于室的女子谁敢娶她。”

“乡下长大的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