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棉花糖(2 / 3)

加入书签

了条讯息

先生,我又做了一遍卷子,我自己觉得做得很好呢你能再帮我看一下吗

这次厉行洲回得很快晚上看。

得到厉行洲回复的凌鹿,愉快地关掉通讯器屏幕,跑去找小水壶了。

此时的厉行洲,刚从电梯出来,走进了一座深灰色水泥盒子一般的建筑物。

这栋建筑物不在地上,而是在地下50米处,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造出来的堡垒。

堡垒的墙壁厚达十五米,外部加装了防爆装甲,可以挡得住6级污染物的入侵。

堡垒内部则配备了独立的生命支持系统、电力系统、照明系统,极为丰富的食物储备,甚至还有少量的娱乐设施。

这座堡垒,完全符合设计者的初衷“即使大地之城被毁,那堡垒中的人,至少还能能再活5年。”

堡垒的全称,是“第三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0301分院”。

这里的研究重心只有一个污染源与污染物。

当年,江教授他们就是在这个地下堡垒,带着团队日以继夜的工作。

厉行洲的母亲生前也是这团队中的一员。

厉行洲自己的童年也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此处度过的,所以他清楚这座堡垒的每一处设施,在这迷宫一般的结构里穿行也不会迷路。

厉行洲刚穿过灯火通明的拱形通道,一位穿着短裤t恤敞着白大褂,头发蓬乱的中年人迎了过来“哦哦,厉将军您来了”

厉行洲略一颔首“胡老师。”

中年人名叫胡天,是江教授生前合作最多的学生。

在江教授去世后,除了主持第五区研究院的何未何教授以外,整个人类生存区当中,胡天算是对污染物研究时间最长也最为深入的学者。

胡天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也不跟厉行洲说什么客套的话,直接切入主题道“来来来,看看最新的标本。”

胡天一边说,一边刷卡把厉行洲引到了实验室。

冷白的荧光灯照着一排排的透明标本瓶。

标本瓶里,漂着被切成两半又重新缝合的幼狼尸体、漂着犹如镰刀刀刃的组织、漂着半透明形如触手的器官

厉行洲盯着那把“镰刀”道“从5级螳螂污染物上取下的”

那只5级污染物横扫春台路时,厉行洲人在前哨站,无法亲自处理这只污染物。

等他赶回大地之城时,只看到了抢拍下的照片,并没有看到完整的尸体。

但厉行洲对那双长达5米、股节内侧布满细细密密尖刺的捕捉足印象深刻。

据执行任务的士兵说,就连他们特制的捕兽网都差点被这对捕捉足给划断。

胡天摸了摸胡子拉碴的下巴,道“准确的说,是从那“一对污染物”中的5级雌性污染物上取下的。”

厉行洲眉头一挑“一对当时的污染物有两只”

胡天道“对。那只3米高的是雄性,是只3级污染物。由于雌雄体体积差异巨大,再加上雄性的尾部扎进了雌性污染物的背部,所以一开始并没有人看出来这是两只污染物。”

厉行洲的下颌线紧紧绷了起来。

胡天这面还在不停说着,厉行洲已经走到那只存放着幼狼尸体的标本瓶前方。

他问道“这只幼狼,其实根本不是九眼狼的后代”

胡天道“对。这只幼狼,岂止不是九眼狼的后代,它和九眼狼根本就不是一个种群,是完全独立的另一种污染物。它应该是主动选择暂时寄生在九眼狼的喉囊里,在九眼狼濒死时再现身攻击”

厉行洲缓缓道“污染物在合作。”

胡天沉默了半分钟,摘下眼镜,用白大褂擦了擦镜片,忧心忡忡道“您也是这么个看法我确实有这个担忧”

他重新戴上眼镜,取过一沓纸,用无针订书器草草钉了下递给了厉行洲“厉将军,这是我们报告的初稿,里面就有污染物的快速进化和学习的内容。”

“我们也在论证,污染物的这些变化,对下一次的畸变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厉行洲快速翻阅着手上的报告。

其实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样一份报告,而且是结论不明的初稿,充斥着令人痛苦的术语,十分难懂。

但或许是从小对污染物研究耳濡目染之故,厉行洲总是能精准地理解每一份报告,甚至还能反过来对胡天他们给出一些提示。

今天也是如此。

胡天和厉行洲讨论完,神色激动地奔回办公室,准备再去跑一遍测试模型。

厉行洲也离开了研究所。

尽管今天看到的只是初稿,尽管对于下次畸变期究竟会发生在哪个区域、会有什么程度的畸变体还没有最终结论,但厉行洲心里已经有轮廓了。

不断学习、不断伪装、不断进化的污染物吗

厉行洲坐回车里,揉了下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